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写作总翻车?五大雷区你踩中几个

哎,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吭哧吭哧写了三小时软文,发出去阅读量还没路边摊煎饼的大妈多?我那个做微商的朋友上周就栽了个大跟头——她给新上市的养生茶写了篇软文,结局被平台判定违规删帖,两千块推广费直接打水漂...这年头软文写作,怎么比考驾照还难?

雷区一:标题党玩脱了

"震惊!某女星靠它三天瘦十斤"这种标题,五年前可能还有人点,现在连广场舞大妈都免疫了。前阵子某品牌面膜的软文e标题写着"敷完老公以为我换了头",结局点进去只有两张滤镜过度的对比图,评论区全是骂声。

好标题的黄金公式得这么用

  1. 数字+痛点:例"28天甩掉蝴蝶袖,这三个动作比私教课管用"
  2. 悬念+场景:例"凌晨三点的直播间,主播偷偷往面霜里加了什么?"
  3. 对比+结局:例"398元的精华 vs 38元的开架货,实测结局惊掉下巴"

记得去年有个做辅食的账号,把标题从"宝宝辅食教程"改成"婆婆看了直拍腿的6月龄喂养清单",转化率直接翻了四倍。


雷区二:内容像兑了水的鸡汤

见过最离谱的软文,通篇都在说"这款面膜蕴含神秘能量,唤醒肌肤生命力",具体成分、功效、采用感受一个字没提。这种内容就像相亲只说"我人很好",鬼知道好在哪儿啊!

填坑三步走

  1. 数据可视化:别光说"补水效果好",换成"测验证明敷完角质层含水量增强32%"
  2. 场景具象化:把"送礼有面子"写成"见家长时准婆婆摸着礼盒暗纹直夸有品味"
  3. 痛点故事化:学学那个卖护眼灯的账号,开头写"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近视加深时,我正在切洋葱..."

有个做家政的号主跟我吐槽,她把推广文从"专业团队随叫随到"改成"打翻红酒30分钟急救实录",当月订单暴涨70%。


雷区三:架构乱成毛线团

上周看到篇推广空气炸锅的软文,前段还在讲菜谱,中间突然插播创始人创业史,结尾又变成科普健康饮食。受众看得云里雾里,商品链接倒是早早埋在了第三段...

救命的架构模板收好

痛点引入 → 商品亮相 → 定律拆解 → 场景实测 → 限时福利  

有个做课程推广的朋友试了这一个模板,转化率从0.8%飙到5.2%。核心是把商品定律部分做成了对比表格:

传统学习 他们的课程
死记硬背学识点 用追剧法拆解考点
学完就忘 记忆曲线复习提醒
被动听课 通关式任务设计

雷区四:把受众当傻子哄

某大牌去年推新品,软文里写着"测验证明采用后皱纹递减83%",结局被扒出测验样本只有6个人,还是品牌方自家员工。这种骚操作现在连大妈买菜群都骗不过。

构建信任的三大法宝

  1. 第三方背书:检测报告、网民评价截图(记得打码个人消息)
  2. 过程可视化:直播商品制作过程,连包装盒折痕都拍明晰
  3. 缺陷坦白局:有个卖收纳盒的商家直接说"小户型慎拍",反而收获好评如潮

有个做茶叶的账号特别聪明,每一篇软文都带"农业部质检第XX号报告"截图,复购率比同行高两倍不止。


雷区五:自嗨式卖货

见过最离谱的软文,通篇45个"极致",28个"颠覆",看完都不知道在卖什么。还有个做培育软件的,把创始人从小学到常青藤的履历写了八百字,核心消息全埋在最后一段。

说人话的转换公式
原句:"我们的商品采用尖端纳米技术"
改后:"抹开刹那就化成水,比德芙还丝滑"
原句:"重新定义行业准则"
改后:"保洁阿姨擦完直说'这比我老家河水还清亮'"

有个做清洁剂的品牌,把成分表翻译成"油渍见了就跑,小孩乱画也不怕",当月销售额破十万瓶。


站在写字楼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快递小哥车上堆成山的退货包裹,突然明白个理儿:好软文不是扯着嗓子叫卖,而是蹲下来跟受众说掏心窝子的话。下次写推广前,先把手机里那些"遥遥领先""颠覆行业"的套话删干净,试着像给闺蜜安利好物那样写——保准阅读量翻番!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写作总翻车?五大雷区你踩中几个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