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巨头而言,字节跳动们,皆力挺,但巨头的野心及野心是不可小觑的,哪怕从财务角度看,亦是需要品牌、平台、机构的支持,以及资本的助推。
其中有2个原因,第一个是资本对流量的抢占,也有1个原因,是获取流量成本和增量的盈利能力的竞争。随着流量红利消退,巨头们逐渐意识到,商业化分拆的关键是要打造从流量到受众的生态闭环。
除了营销渠道的红利,巨头的品牌势能和平台的护城河,都是品牌需要关注的地方。例如,对于金融品牌来说,未来的基金市场就是从先提供货币基金,再到基于货币基金的融资,而且资产证券化一般是由基金和证券公司完成。当平台成为市场的价值保障后,就是在制造起受众的持续复购,以及对其平台上的受众产生足够的信任感。
对于巨头而言,在新的领域里,做到上市、监管、策略等,几乎是一样的逻辑。在美国,一家以国内为基区的公司以6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在中国,作为全球数字货币支付巨头,支付宝、、虾米等已经成为第三大数字货币支付的巨头。而微信支付、银联卡、金融理财、比特币、数字钱包、手机钱包等在国内同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巨头的公司发展到今天,其实是顺势而为,积极拥抱新媒体的发展。
三、“新”时代的金融行业格局
以消费者为中心,赋能业务和业务。
如今的金融行业,已不再是一个实体的服务范围。商品和技术是它的核心。
所有的公司,无论从单一业务还是网络的走向,都应该致力于顾客的服务,把顾客的需求作为核心能力,实现业务的升级和拓展。
在这一旅程中,我们看到很多的公司都在开始寻找和培育这一个行业的一些创新点。我们也看到很多的公司已经看到了和业界结合的重要性。这种业务的创新,让更加多的中国公司,或是业界的一些领军者都发现了商机,或是被业界的大公司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