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微博零发稿,是时候反思我们的传播方式了。
面对大公司和小公司,公众和媒介要顺应潮流,关注绿色发展,保护好每个社会群体的利益。
“零发稿”初衷和主张,结合了公司、媒体、社会等多方的努力,为公共关系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如果最终因为一场“乱发”,而被公共机构拒之千里之外,并被社会批评,那么自然而然是走向消极的后果了。
“零发稿”用这么个公开存在的黑公关方式,存在着这样的危机,那么作一个承担责任的公司,除了真诚道歉,还有“零发稿”这一个小动作,会吗?
它又能不能改变“零发稿”这一个坏习惯,去改变环境?
公司:积极做好“零发稿”的心态
从前几年,媒体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危机公关方面。他们对公司可能存在的“因为发展不尽如人意而被卷入到恶意攻击之中,并受到各类恶意攻击”。
在这种场合下,媒体更看重“硬公关”,哪怕是帮公司处理危机,也更愿意跟那些手握大把银子的媒体合作,为他们“洗白”。
从公关的角度来说,当舆论场出现了危机之后,公司很可能面临的情况是:
2、被潜在顾客关注的危机被媒体曝光后,公司要拿出公关声明。
3、潜在顾客对公司的负面消息或质疑给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在潜在顾客心中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在之前的一个案例中,腾讯周鸿祎就给媒体曝光了“周鸿祎在南山法院开庭时,向其亲戚发了律师函。”这一个事情被媒体曝光之后,网友普遍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不敢轻信。
4、公司没有做好公关危机的准备。
而周六晚上,360公关团队发了一条电讯稿,声称要彻查360,并紧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经历近百个小时的磋商,法院仍然未有宣判。这是前几个小时在新浪微博上被曝光的此事。
后来才知道,这一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