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总在发愁?明明团队业绩爆表,写出来的表扬软文却像工作汇报,员工看了金石为开。去年给某连锁餐饮品牌写店长表扬稿,把"超额完成目的"改成"从倒数到销冠,她靠这3招让外卖单翻5倍",结局文章被员工自发转发200+次。今天咱们就手把手教小白,怎么写出让人抢着转的业绩软文。
第一步:把准表扬对象的命门
你可能想问:"业绩数据摆在那,直接列出来不就行了?"大错特错!去年给某房产中介写销冠报导,原稿写"月签12单创纪录"。后来采访发现,新人最想知道的不是数字,而是"怎么搞定难缠顾客"。改写成"被顾客骂哭3次后悟出的签单秘籍",文章阅读量暴涨8倍。
挖掘亮点的三个野路子:
- 翻工作日志:找连续三个月业绩增长的转折点事物
- 问周边同事:"他有什么让你佩服的骚操作?"
- 查顾客评价:看被表扬者服侍过的顾客怎么夸人
举一个反面案例:某保险团队长月入50万,原稿写"专业敬业",改稿抓住"带着3个月身孕跑顾客"的细节,文章转发量翻了4倍。记住:具体故事比抽象赞美更戳心。
文案架构要像汉堡包
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写成"流水账":入职表现→取得成绩→将来展望。去年帮某培育机构改稿,用这一个架构立马起死回生:
第一层:反常识开场
"连续三个月垫底的新人,如何逆袭成销冠?"
(引发好奇,打破常规认知)
夹心层:干货拆解
把签单话术做成"可复制三板斧":
- 顾客说贵怎么办?→"比价三步法"
- 顾客犹豫怎么办?→"决策焦虑消除术"
- 顾客对比怎么办?→"竞品错位打击话术"
底层:情感共鸣
"凌晨2点的办公室灯光,见证了她138次话术迭代"
(用细节引发共鸣)
数据要像糖葫芦串着说
千万别再写"业绩增长120%"这种废话!某护肤品团队这样呈现数据:
"从日销3支到300支,她做了这三件事:
- 把商品手册改造成"护肤急救指南"(转化率+35%)
- 在顾客小区搞"过敏急救站"(复购率+62%)
- 发明"三分钟护肤诊断术"(客单价翻倍)"
更狠的对比表来了:
传统写法 | 爆款写法 |
---|---|
超额完成目的 | 从被顾客拉黑到月签28单 |
工作认真负责 | 整理了286个顾客症结库 |
团队协作精神 | 带出3个百万业绩徒弟 |
自问自答破解核心难题
Q:表扬软文是不是越夸张越好?
正好相反!某健身教练的案例:原稿写"业界传奇",结局被会员吐槽假大空。后来改成"陪会员减掉1000斤脂肪的私教小哥",配上会员前后对比照,咨询量直接爆单。
Q:要不要暴露被表扬者的缺点?
看这一个神操作:某销售主管的报导写"曾经连续5个月挂零,如今带出金牌战队",反而让新人觉得真实可信。适当示弱才算是高级凡尔赛。
Q:怎么让其他员工不嫉妒?
某零售品牌的妙招:在表扬稿里植入"可复制方法论",比如说:
"她的陈列三原则:
- 爆款摆右手边(符合90%人习惯)
- 促销品放收银台斜45度(视觉最佳)
- 每周三调整货架(依循开销数据)"
小编五年实战心得
干了五年文案策划,最大的心得就一句:别把表扬稿当奖状写,要当攻略分享。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银行写"理财经理专业敬业",结局阅读量个位数。后来改成"月薪5000如何帮顾客理出百万资产",文章被顾客主动转发到23个小区群。
记住这三个底层条理:
- 七分干货三分夸:员工更想偷师技巧而非看彩虹屁
- 数据要穿故事的外衣:把"增长120%"变成"熬了20夜试出来的绝招"
- 留点瑕疵更加真实:适当暴露挫折经历反而加强可信承度
下次写业绩表扬稿前,建议你先问被表扬者:"你最想和同事分享什么实战心得?"把这句大实话变成文章核心,保准你的软文能成团队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