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好奇,为什么别人的文章总能吸引眼球,而你的却杳无音信?明明都是写商品介绍,为啥别人的阅读量能破10万+,评论区还有粉丝追着问购物链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一个让新手小白头疼的“新手如何火速涨粉”难题——说白了,就是怎么用软文把钱赚进兜里。
(抓耳挠腮想半天)我刚开始软文写作那会儿啊,跟多数人一样犯过傻。有次给某款减肥茶写推广,开头直接甩成分表,结局阅读量连200都没破。后来才明白,软文的核心根本不是卖货,而是给人一个掏钱的理由。
一、软文到底是个啥?新手如何火速上手?
说白了,软文就是“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给你讲故事、讲阅历、讲情感,背地里悄摸儿把广告塞进去。举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我帮朋友推一款颈椎按摩仪,开头写的是“30岁程序员确诊颈椎病,医生说的这句话让他当场崩溃”,中间插了自己加班致使手麻的真实经历,最后才带出商品。这篇发出去当天,后台咨询量直接炸了。
这里给新手三个避坑指南:
- 别当仿单:把“商品功能”翻译成“网民能得到什么”。比如说保温杯不说材质,改说“开会3小时还能喝到烫嘴的咖啡”
- 少用形容词:什么“高端大气”都是废话,换成“小区保安以为我拿的是星巴克联名款”
- 学会埋钩子:在文章三分之一处扔个悬念,像“最核心的第4步,90%的人都做错了”这种
二、爆款文案范文的骨架长啥样?
最近探究了50篇10万+软文,发现它们都有共同套路。拿母婴商品举例,黄金架构是这样的:
- 痛点场景:凌晨3点喂奶的崩溃刹那
- 化解方案:偶然发现某款奶粉的意外效果
- 权威背书:儿科医生朋友的专业解读
- 限时福利:私信暗号“新手妈妈”领优惠
(敲黑板)重点来了!自嗨式写作和网民视角的区别,看这一个对比表就懂了:
自嗨写法 | 网民爱看的写法 |
---|---|
“本商品采用纳米技术” | “从此告别所有忧虑孩子打翻水杯” |
“限时优惠8折” | “偷偷告诉你,明天涨价前还有最后30个名额” |
“专业团队研发” | “理工科老爸实测3个月的良心推荐” |
这一个转化条理啊,其实就跟菜商圈大妈卖菜一个道理——大妈不会念叨“本白菜富含维生素”,而是扯着嗓子喊“再不买就被隔壁王婶抢光喽!”
三、软文类型查找统计表选不对,功夫全白费
新手最常问我:到底写故事还是写干货?这么说吧,选类型要看商品属性:
- 客单价高的(比如说课程/保健品):用情感式,主打“后悔没早点知道”
- 新奇特的(比如说黑科技商品):用悬念式,比如说“揭秘代购圈不敢说的暴利小家电”
- 日常快消品(比如说零食/日用品):用故事式,把商品变成生活场景里的配角
举一个实操案例:上次给某款洗碗机写推广,开头用了恐吓式——“手部湿疹反复发作?你可能正在犯这一个错误”。结局评论区都在问品牌,比直接夸商品效果好10倍不止。
四、广告藏得深,钞票赚得稳
你也许会问:那怎么把广告藏得不让人反感?这里还有个三七定律:前70%纯干货/故事,后30%自然带出商品。比如说防晒霜的软文案例200字,前面讲自己海边晒伤的血泪史,结尾才说“幸好闺蜜塞给我这支防晒”——这时候受众已经被代入情境,反而会主动求链接。
再教你们个狠招:在文章里埋“记忆点”。比如说推儿童书包,可以设计个“妈妈群暗号”,让受众觉得自己掌握了内部消息。上次用这招帮顾客推绘本,评论区清一色“已按暗号下单”,甲方爸爸乐得连打三个感叹号。
小编观点
写了三年软文,最大的感悟就一句话:别把受众当傻子,要把他们当朋友。那些一上来就甩购物链接的,活该没人看。下次软文写作前,先问自己:倘使这篇文不带货,受众看完能收获什么?想明白这一个,离爆款就不远了。
对了,刚入行的朋友千万别信“7天速成”的鬼话。我当初整整写了30篇废稿,才摸到点门道。记住啊,好软文是撰改出来的,不是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