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榕城软文推广哪家强?福州本土网站实战手册

您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情况?老板甩来张商品图:"小王啊,给咱们新茶饼写个推广文案,要可以在福州本地火起来的那种!"结局您吭哧吭哧憋出篇自认文采飞扬的软文,往几个大平台一丢——阅读量还没公司茶水间的蚂蚁窝热闹。

(拍大腿)哎,您可别急!这事儿我三年前真经历过。当时给台江某老字号鱼丸店写推广文,在知名平台砸了五千块,结局转化来的顾客还没楼下试吃摊位的零头多。后来摸爬滚打才发现,在福州做推广,选对本地化平台比文笔更为重要


▎症结来了:福州人都在哪儿刷手机?

去年福州商务局出过份数据,挺有意思:福州人日均刷手机4.2小时,但其中62%的时间消耗在本地服侍平台。您猜本地人最爱看什么?不是明星八卦,而是"东街口新开了家肉燕店"、"仓山某小区惊现神级物业"这一类接地气的内容。

三大本土流量池对比

平台类型 典型代表 适合品类 见效速度
社区论坛 福州家园网 餐饮/家政 慢热型(3-6周)
公众号矩阵 舌尖上的福州 快消品 爆发型(48小时)
短视频平台 榕城生活圈 文旅项目 延续型(2-4周)

上个月帮茶亭街的鲜花店做测试:同样的一篇母亲节推广文,在"福州妈妈帮"发比在省域大号发,咨询量高出23倍。您看,这就叫精准打击!


▎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刚开始我也犯过傻,觉得找平台就是比价。有次贪便宜选了某新开平台,结局他们的"十万+"阅读量,后台真实IP居然78%在甘肃省——合着是雇了帮兰州拉面师傅在看文?

(敲黑板)重点来了:

  1. 查备案:在工信部官网输入网站域名,看一看备案主体是不是福州本地公司
  2. 测互动:随机点开平台十篇推文,真实评论少于20条的慎选
  3. 看案例:要求提供最近三个月同行业推广数据,别信那种"商业机密"的托词

去年帮某茶企选平台时就靠这三招,筛掉五家不靠谱的,最后选中家马尾区的小众平台。您猜怎么着?三个月销售额涨了200%,老板现在还每年送我两斤金骏眉。


▎内容玄学:福州人吃哪套?

有回我写了篇自以为很潮的咖啡店推文,什么"手冲美学""第三空间",结局评论区都在问:"停车费怎么算?""有没有儿童座椅?"这才悟到,福州人要的是实在消息,不是虚头巴脑的概念

爆款内容三板斧

  1. 价钱锚点:开头必须带具体数字("台江万达旁68元享五星级SPA"比"超值优惠"有效10倍)
  2. 地域绑定:植入至少三个地标(比如说"从东百中心步行5分钟"比"市中心"更抓眼球)
  3. 福利可视:把优惠券做成"刮刮乐"式图片,点击率能增强47%

最近五四北有家火锅店就玩得很溜:推文里嵌了个小游戏,让开销者拼出"鼎边糊""肉燕"等本地美食图案,三天带来500+桌预约。您说这创意难吗?其实就采用了个现成的小程序模板。


▎冷门渠道:藏在菜商圈的流量金矿

去年我偶然发现个宝藏平台——"福州朴朴买菜"的详情页广告位。您别笑!他们网民画像显示,35-50岁家室主妇占比68%,这可是快消品的黄金群体。

(翻本子)数据说话:

  • 朴朴单品推文点击成本比朋友圈广告低72%
  • 永辉生活APP的Banner位转化率是公众号的3倍
  • 本土KOL的带货力:某社区团购团长推茉莉花茶,单日销售额破2000件

上个月帮某酱油品牌做测试,在朴朴详情页加了个"老福州红烧肉配方",直接带动同款酱油销售额周环比增长430%。这效果,可比在电梯里循环播广告强多了。


要说在福州做新闻营销啊,真不能光盯着那些全国性平台。就像吃锅边糊要配虾油,玩软文也得找准本地味儿。前两天碰到个创业者,非要把预算全砸在抖音头部账号,我劝他分30%给本土社区平台试试。结局您猜?现在他那家鱼丸店已经在三坊七巷开第三家分店了。故此,接地气才算是硬道理,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榕城软文推广哪家强?福州本土网站实战手册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