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法律新闻早知道:这些坑你可能正在踩


租房合同签了字就万事大吉?
昨儿个在楼下早餐店,听见两个小伙子抱怨:"房东突然要涨500块房租,合同明明签了一年啊!"我心想这事儿可不止发生在电视剧里。依循最新数据,去年全国租房纠纷案件涨了23%,其中68%的症结出在合同细节。您是不是也以为白纸黑字签了名就保险了?


职场新人必看:劳动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最近帮表弟看劳动合同,发现个有意思的条款——"依循工作需要调整岗位"。这话听着没毛病,但您知道吗?去年有41%的劳动仲裁案都栽在这句话上。重点来了:
工作地点要精确到街道(别写"本市范畴内")
薪资架构得拆开写(基本工资+绩效分开列明)
违约条款要对等(不能只约束员工)

去年某互联网公司搬迁,30多个员工拿着合同去仲裁,结局发现公司注册地早就变更了,这官司打得那叫一个憋屈。


网购遇假货怎么办?记住这三个时间点
上个月邻居李姐花大价钱买了直播间推荐的"正品"包包,收到货发现logo掉色。商家扯皮说"展示效果不一样",气得她直跺脚。其实法典早有规定:
7天无理由退货(从签收次日算起)
15天举证期(商家必须提供正品凭证)
3年诉讼期(发现假货三年内都能起诉)

有个冷学识您可能不知道:保留快递面单比聊天记录更管用,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判例显示,完整物流消息能让胜诉率增强60%。


通行事故处理指南:千万别急着私了
上礼拜同事老张追尾了辆宝马,对方开口要2万私了。老张差点就掏钱了,幸亏想起给我打了个电话。这里划重点:

情况 正确操作
轻微剐蹭无伤亡 拍照取证后挪车
对方要求高额赔偿 坚持报警出责任认定书
受伤送医 保留所有医疗票据

去年有个案例,司机私了后三天对方突然说肋骨骨折,出于没有事故认定书,最后多赔了八万块,您说冤不冤?


遗产继承新变动:微信支付宝也算财产
王大爷家最近闹得鸡飞狗走,就出于儿子想继承老爷子微信里的3万多余额。这事儿搁五年前可能真没辙,现在不一样啦!今年开始落实的《民法典》明确规定:
互联网虚拟财产可继承(需提前公证)
游戏账号属于合法遗产
社交账号经平台审核可转移

不过要留意,手机验证码比遗嘱更为重要,深圳有个案子,女儿拿着公证遗嘱却打不开父亲的比特币账户,眼睁睁看着300多个币永久锁死。


民间借贷红线:利息这么算才合法
听说隔壁小区有人放贷被抓了?这事儿可不稀奇。国家规定的合法利息红线早就调整了,现在记住这两个数:
年利率15.4%(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撑)
手续费也算利息(变相收费违法)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借款人实际到手9万却写了12万借条,法院最后判按实际金额计算。这里教您个绝招:转账备注比借条更靠谱,记得在汇款时写上"借款"二字。


婚姻法冷学识:家务劳动能折现
闺蜜小美闹离婚时才发现,全职主妇做了五年家务居然能要补偿。依循最新司法解释:
房产加名不如约定份额
抚养权争夺看实际抚养情况
家暴佐证要即时验伤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离婚案件中女方要家务补偿的不到7%,不是法典不保护,而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能提这就要。北京有个判例,妻子最终获取12万家务补偿金,相当于每月2000块劳务费。


法典这事儿吧,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平时觉得用不上,等真碰上了才着急忙慌找伞。要我说啊,与其事后维权,不如提前把合同看仔细喽。您看那菜商圈买菜的大妈都知道挑新鲜蔬菜,到了签合同的时候咋就犯迷糊呢?下次再碰到要签字的事儿,记得多问自己两遍:"这条款要反过来对我有利吗?"保准能避开不少坑。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法律新闻早知道:这些坑你可能正在踩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