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转发有奖活动怎么玩才能引爆朋友圈?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转发抽iPhone"的动态?手指头一滑就划走了,心里还嘀咕:"又是套路!"去年我帮开奶茶店的表姐策划活动,砸了3万块搞转发抽奖,结局介入人数还没她家外卖订单多。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半个月,终于搞明白——不是大家不喜欢占便宜,是太多活动把诚意做成了套路。

新手最容易踩的三个雷

先说个真实案例。上个月小区门口的美甲店搞"转发三天送手部护理",活动结束一算账,新增的200个微信好友里,190个领完奖品就删好友了。老板娘气得直拍大腿:"白送还落埋怨!"

这里边藏着三个坑:

  • 奖品吸引力错位:美甲店的目的开销者是20-35岁女性,却用男士皮带当奖品
  • 介入门槛反人性:要求转发时配15字走心推荐,比写高考作文还难
  • 活动周期太漫长:延续一个月,早转发的人看没动静就放弃了

标题要像鱼钩一样扎人

上周刷到个茶叶店的案例挺有意思。同样的普洱茶,两版标题效果天差地别:
A版:《转发有礼!买茶送茶具》
B版:《云南老茶农急哭了!3000春茶滞销求转发》
结局B版的介入量是A版的7倍,还上了本地民生新闻。这里边的门道在于:

  • 制造紧迫感:用"滞销""最后3天"触发危机意识
  • 嫁接情感共鸣:"老茶农急哭"比凉飕飕的促销更动人
  • 利益点前置:第一眼就看到"3000斤春茶"的规模价值

有个做母婴用品的朋友更绝,标题写成:《宝妈互助!转发解救300罐期奶粉》,既精准锁定人群,又把商业行为包装成公益行动。


文案里得藏钩子

见过最牛的转发文案,是连锁健身房写的。开头先问:"你上次锻炼是什么时候?"接下来晒出会员减掉半个自己的对比照,中间穿插教练吐槽学员的搞笑对话,最后才说:"转发本条,抽10人送私教体验课。"

这种设计暗含三层心理抓手:

  1. 痛点共鸣:戳中现代人亚健康状态
  2. 好奇驱动:教练到底说了什么骚话?
  3. 低门槛介入:动动手指就有机会

还有个做餐饮的案例更绝。文案里写:"后厨老王说集齐50个赞,就公开祖传酱料配方!"结局这条动态被转成了本地美食圈的热点话题。


奖品设置三原则

去年帮一家书店策划活动时,我们试过三种奖品方案:

  • 方案一:抽1人送300元书卡(介入量83人)
  • 方案二:抽50人送6元咖啡券(介入量217人)
  • 方案三:抽100人送定制书签+店主手写推荐信(介入量495人)

数据证明三个规律:

  • 小奖多份>大奖独享:中奖率越高介入欲越强
  • 实物>虚拟:定制书签比代金券更具有记忆点
  • 附加情感价值:手写信让商业活动有了人情味

现在很多聪明的商家会玩"奖池模式":根基奖人人有份(比如说电子优惠券),额外大奖抽幸运儿。就像超市的"买满就送抽纸,再抽汽车大奖"。


规则设计小心机

有家电品牌做过对比测试:
A组:转发朋友圈保留24小时
B组:转发后集20个赞
C组:转发并@三位好友

结局B组介入量最高,但C组的转化率比AB组高出3倍。这里藏着行为心理学:

  • 点赞设计:公开承诺增强介入真实度
  • @好友机制:依靠社交关系链多次转载
  • 时间制约:建议设置在72小时内完成

有个做美妆的顾客更绝,要求介入者上传创意自拍,结局UGC内容反哺了半个月的宣传素材。不过要提醒新手,规则千万别繁琐到需要仿单——每加强一个步骤就流失30%介入者。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五年活动策划,我发现最佳效果的转发活动往往带着"真诚的算计"。就像那个卖滞销春茶的案例,表面看是帮农民,实则火速清库存;健身房送体验课,实则是筛选潜在顾客。但千万别把网民当傻子——去年有个微商编造"果农女儿哭求转发"被扒皮,直接致使品牌崩盘。

现在我做活动必守两条底线:一是奖品绝对真实,哪怕送的是橡皮擦也绝不玩虚假宣传;二是数据透明,活动结束晒出公证处监督的抽奖视频。毕竟,信任才算是非常好的传播催化剂。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转发有奖活动怎么玩才能引爆朋友圈?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