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到底分几种?六大类型全解析


为什么别人的推文总像朋友聊天般自然,你的广告却硬得像块板砖? 别急着怪文笔,八成是你没搞懂软文的六大类型。今天咱们像拆解乐高积木一样,把软文掰开了揉碎了说,保准你看完名顿开:"原来刷屏爆款都是这些套路!"


一、正面刚型:把优点写成教科书

特点:直接列数据、摆事实,像学霸晒成绩单
举一个栗子:某电动车品牌写《续航实测:这款车跑完青线还剩30%电量》,全程用仪表盘数据说话,评论区直接炸出五百条"求链接"。
适用场景

  • 新品上市需要火速构建认知
  • 技术参数有碾压性优势
  • 目的群体是理性决策派

避坑指南
× 堆砌专业术语(网民不是工程师)
√ 用生活场景翻译参数(把"5000mAh电池"改成"追剧15集不用充电")


二、故事渗透型:让广告变成连续剧

精髓:商品是配角,故事才算是主角
去年有个护肤品牌,连写12篇《北漂女孩的化妆台进化史》,从地下室到CBD,每集植入不一样商品,愣是把网民追成了追剧粉。
故事公式

  1. 痛点开场(挤地铁粉底斑驳的尴尬)
  2. 转折契机(偶遇配方师闺蜜)
  3. 商品登场(像介绍朋友般自然)

数据说话:带故事线的软文互动率比纯广告高73%,出于人脑对故事的记忆度比数据高22倍。


三、测评对比型:把自己变成裁判

怎么玩:拉上竞品搞"选美大赛"
某母婴号做过《8款网红奶瓶实测》,把自家商品放在第三位,结局70%受众看完主动问:"第三款在哪买?"
对比技巧

  • 设立独特评分维度(防胀气性能、夜光刻度清晰度)
  • 留个无伤大雅的缺点("瓶身略重但耐摔")
  • 用第三方检测报告背书

禁忌清单
× 恶意贬低对手
× 虚构测试结局
√ 保留原始测验视频备查


四、情感共鸣型:把商品变成解药

底层条理:卖的不是商品,是情绪价值
有个经典案例:失眠App推文《凌晨三点的北京,5682人在假装睡觉》,把网民评论做成声音墙,下载量当天破万。
情感触发器

  • 深夜emo时刻(加班、带娃、失恋)
  • 集体记忆点(高考、春运、租房)
  • 身份认同感(宝妈、程序员、北漂)

话术改造
× "我们的课程很专业"
√ "我知道你试过7种方法都没用"


五、学识干货型:把广告藏进教科书

精髓:让开销者边学学识边被种草
某理财课推文《避开这5个雷区,存款多20%》,表面教理财,实则植入理财训练营,转化率比直接卖课高3倍。
内容架构

  1. 抛出常见误区("定存最稳妥")
  2. 颠覆认知("通胀正在吃掉你的钱")
  3. 化解方案(顺势带出商品)

数据支撑:带"秘籍""禁忌""冷学识"等核心词的文章,收藏率是普通推文的2.8倍。


六、争议炒作型:主动点燃火药桶

玩法:故意制造正反方辩论
有个食品品牌曾发起《代糖是不是纪元骗局?》大讨论,让营养师和潜在顾客在线Battle,推文转发量破10万+。
稳妥操作指南

  • 拣选非原则性议题(口味偏好>食品稳妥)
  • 准备专业资料镇场(防止翻车)
  • 最后回归商品优势("所以我们做了三款甜度拣选")

风险提示:这种软文就像走钢丝,新手建议从"番茄炒蛋放不放糖"这种无害话题练手。


说点大实话
干了八年文案,发现个扎心真相:受众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无用的消息。上个月帮顾客改推文,把"全球领先技术"改成"北方妹子冬天不卡粉的秘诀",咨询量直接翻倍。所以啊,选对软文类型查找统计表就像选兵器——耍大刀的别非用绣花针,找准自己的战场才算是王道。下次写推文前,先面朝镜子问三遍:我这篇到底是来当老师的、讲故事的、还是帮人吵架的?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到底分几种?六大类型全解析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