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在朋友圈刷到过这一类的内容:"30岁宝妈在家月入5万,这一个方法太神奇了!"点进去一看,最后跳出来个理财课程广告。哎妈呀,这就是传说中的软文?其实这事儿吧,就跟相亲似的——看着像谈恋爱,实际是谈生意。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软文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存在。
第一问:软文和硬广到底差在哪儿?
说白了,硬广就像街边发传单的大哥,直接往你手里塞打折消息;软文呢,就像咖啡厅里偶遇的帅哥美女,先跟你聊星座聊电影,最后才不经意间提起自家美容院。重点来了!记住这三个核心区别:
- 消息植入度:硬广是明晃晃的"买我",软文是"这一个故事有意思→顺便了解下商品"
- 内容占比:硬广70%都是商品参数,软文90%在讲故事
- 转化路径:硬广直接放购物链接,软文可能要你看完三千字才露出二维码
举一个例子,某奶粉品牌的硬广会写"含DHA 100mg/100g",软文则变成"哈佛妈妈分享:我是怎样培养出常春藤学霸宝宝的"。
第二问:所有带广告的内容都算软文吗?
这里还有个认知误区!依循商圈监管总局去年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只要能被明确识别为广告的内容,严格来说都不算软文。真正的软文得满足这三大特征:
- 隐蔽性:看完前800字都猜不到要卖什么
- 故事性:必须有完整的情节或学识干货
- 诱导性:最后一定会引导你做某个动作(关注、下单、留资)
就像你刷到的"北京小姐姐独居vlog",看着是记录生活,结局每个镜头里都有特定品牌的空气炸锅出镜,这种就叫高级软文。
第三问:软文到底有多少种马甲?
我敢打赌,下面这五种类型你至少碰到过三种:
类型名称 | 常见场景 | 识别技巧 | |
---|---|---|---|
1 | 学识科普型 | 知乎/公众号长文 | 开头讲量子力学,结尾推荐理财课 |
2 | 情感故事型 | 短视频/微博 | 婆媳冲突最后掏出洗衣凝珠 |
3 | 新闻资讯型 | 地方门户网站 | "某公司革新突破"实为新品推广 |
4 | 阅历分享型 | 小红书/抖音 | "亲测有效果的减肥秘籍"带货代餐粉 |
5 | 测评对比型 | B站/贴吧 | 10款防晒霜横评最后主推某款 |
上周我表妹还中招了,她在豆瓣看到的"租房避坑指南",看到最后才发现是某中介平台的软文,你说气人不气人?
第四问:软文写作算不算欺骗潜在顾客?
这事儿得两说。合规的软文必须遵守《广告法》两点要求:不虚假宣传、可被识别为广告。但现实情况是,很多软文游走在灰色地带。教你三招自我保护:
- 看到夸张数据("3天瘦10斤")先查证
- 故事里频频出现品牌名就要警惕
- 文末有小字"本文为推广"的还算良心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连央视都开始做"品牌故事"专题了,只要内容真实有用,软文亦是可是优质内容。核心还是得看有没有真正化解受众的症结。
第五问:普通人怎么写出合格软文?
别以为这是笔者的发明权!记住这一个万能公式:痛点+故事+化解方案。比如说卖颈椎按摩仪:
- 先写"当代打工人十大职业病"(引发共鸣)
- 穿插程序员小李头晕住院的故事(加强真实感)
- 带出商品如何缓解症状(自然植入)
留意要避免三大雷区:过分夸张、脱离商品、没有数据支撑。上次我帮朋友写的民宿推广文,就出于在海边照片里P了个月亮,被客人发现实际根本看不到,差点被投诉。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连政体部门都在用软文做宣传。比如说消防局的"00后消防员日常"短视频,看着是记录生活,实则普及消防学识。故此啊,软文本无善恶,核心看怎么用。下次再看到让你不由得点赞转发的"有趣内容",不妨多留个心眼:这不会又是哪个高手写的小说 软文?毕竟在这一个留意力稀缺的时代,能把广告做成让人追着看的内容,那亦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