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广告到底是个什么鬼?

哎,你发现没?刷手机时总会看到些"伪装成闺蜜建议"的护肤品推荐,或"假装新闻媒介报导"的新店开业消息。上周我朋友就中招了——看了篇《90后宝妈创业逆袭记》,结局最后发现是卖母婴用品的广告。这年头,软文广告早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可咱们怎么才可以识破这些"温柔的陷阱"呢?


第①课:软文广告的七十二变

有次在咖啡厅听见俩姑娘聊天:"这家奶茶店被明星打卡过!"我凑过去一看,菜单上赫然印着某网红的摆拍照。其实这就是场景化软文的典型操作,把广告藏进日常对话里。软文广告的变身术首要有这几类:

1. 故事型
就像你看过的《月薪5千到5万的逆袭秘籍》,最后发现是理财课广告。这种软文去年让某培育机构咨询量暴涨300%。

2. 测评型
"亲测30天!这款代餐粉让我瘦了8斤",这种带详细数据的测评文转化率比硬广高5倍。

3. 科普型
《5分钟看懂区块链》看着像学识分享,实则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推广,去年这种软文让某平台网民增长170%。

4. 热点型
蹭着"脆皮年轻人"的热度,《当代社畜续命指南》里推荐的保健品,三个月卖出50万单。


第②课:识别软文的火眼金睛

上周同事给我看篇文章《专家推荐:这5种饮食越越年轻》,非说是养生指南。我指着文末的"立即领取健康食谱"说:"看见没?这就是钓鱼的钩子"。识别软文其实有迹可循:

看标题
含这些词要警惕:

  • "内部消息"、"独家揭秘"(某美妆品牌用这一类标题点击率高41%)
  • "震惊"、"竟然"(这一类标题党去年被平台处罚12万次)
  • 具体数字+结局("三天见效"这一类承诺99%有症结)

看架构
正常文章像汉堡包:开头→内容→结尾
软文像三明治:痛点→化解方案→购物引导
比如说《熬夜党必看!这瓶精华让告别暗沉肌》的架构:

  1. 熬夜的危害(制造焦虑)
  2. 商品成分解析(构建专业感)
  3. 限时优惠(促成转化)

第③课:软文VS硬广的掰头现场

拿买车广告举一个栗子:

对比项 硬广 软文
呈现方式 "XX汽车限时优惠!" 《中年大叔自驾西藏,这台UV让他省了3万油费》
转化率 0.8% 5.2%
成本 单次点击5元 单次转化1.2元
网民信任度 32% 68%

不过要留意,去年某食品品牌出于软文夸大功效被罚了200万。所以现在聪明的商家都学乖了,在文末加句"效果因个人而异"。


第④课:小白也能写的新闻标题套路

朋友开宠物店,让我帮忙写推广文。我们用了这一个模板:
痛点场景+化解方案+见证案例
开头写:"每次给狗洗澡都像打仗?"(养宠人的共同痛点)
中间插数据:"83%的宠物主自己洗澡会弄伤狗狗"(制造权威感)
结尾放顾客视频:"布偶猫主人实测洗护过程"(增强真实性)

结局当月会员充值率从5%涨到18%。这里还有个万能公式:

  1. 用"你会不会..."开头(引发共鸣)
  2. 列3个常见错误(比如说洗猫手法不对)
  3. 给2个专业建议(顺便带出服侍)
  4. 放顾客对比图(最好带时间水印)

第⑤课:别踩这些要命的雷区

去年有个惨痛案例:某减肥茶品牌在软文里写"医术教授推荐",结局被扒出教授是虚构的,直接罚款150万。新手千万留意:

  • 虚构专家背书(可用"网民体验"替代)
  • 采用绝对化用语(把"根治"改成"改善")
  • 盗用互联网图片(某美妆品牌故此被告侵权赔了30万)

更隐蔽的坑是数据造假。比如说"93%的网民满意",假若样本量只有14人,这数据就毫无意义。建议写成"超200位网民反馈...",既真实又显规模。


小编说点实在话

软文广告就像川菜里的辣椒——用好了提味,用多了烧心。见过有深度的软文是小区超市告示:"试了28种面粉,终于找到凉了也不硬的油条秘方",这比直接写"新面粉到货"高明十倍。其实受众不反感广告,反感的是不说人话的广告。下次软文写作前先问自己:倘使删掉商品消息,这篇文案还对别人有用吗?倘使确实如此,恭喜你,离合格的软文不远了。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广告到底是个什么鬼?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