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引爆秘籍:普通人也能写出刷屏爆款的黄金法则


为什么别人的软文随便发发就破万阅读?
去年有个健身APP的案例特别有意思——他们用《每天5分钟,办公室椅子健身房》这种标题,配合打工人的午休场景,三个月网民暴涨80万。你看,诀窍就藏在精准戳心窝+场景可视化里。说白了,软文不是自嗨式吹牛,而是给受众递一面"这就是我"的镜子。


选题比文笔重要100倍?
这事儿跟相亲似的,找对地方才可以遇见对的人。有个做记账APP的哥们,非要在知乎发《复利计算的底层条理》,结局阅读量还没他朋友圈点赞多。后来转战小红书,改成《月薪5000也能存下首付的窍门》,立马火了。记住这一个平台适配公式

  1. 年轻人扎堆选小红书/B站(美妆、学习类)
  2. 商务人士聚集上脉脉/领英(效率器械类)
  3. 宝妈群体瞄准宝宝树(母婴类)

举一个反例:某读书APP在虎扑发《百年孤独深度解析》,阅读量惨到编辑想改行送外卖。不是内容不好,是压根没找对场子。


标题怎么抓人眼球?
教你个百试百灵的3秒法则——网民刷屏时停留不超过3秒。看一看这两个标题对比:
A.《全新智能语音助手上线》
B.《面朝手机骂脏话,它居然点了奶茶?!》
后者点击率高出7倍不止。记住这几个爆款标题套路

  • 反常识:"越卸越多的手机管家APP"
  • 蹭热点:"王心凌男孩都在用的健身计划"
  • 数字诱惑:"1个动作让手机续航多3小时"

不过可别学某些标题党,搞出《震惊!这一个APP让老婆再也岗》这种擦边球,易被平台封杀。


内容怎么写不尬吹?
去年有个反面教材:某美颜APP吹嘘"AI精修堪比整容",结局网民下载后发现就几个滤镜,差评刷屏。后来他们改成《手残党也能P出网红照的隐藏功能》,配合真实网民前后对比图,口碑才逆转。重点来了——把仿单变故事会

  1. 痛点开场:"总被说照片像买家秀?"
  2. 化解方案:"美图师不会告诉你的裁切比重"
  3. 佐证支撑:放上50位素人改造案例
  4. 行动指引:"点击领取7天VIP体验"

千万别堆砌专业术语,什么"出于深度学习算法"这种话,网民看着就头大。学学那个背单词APP,把"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改成"忘了背、背了忘?这套记忆偏方专治七秒鱼脑"。


热点怎么蹭才不low?
今年哈尔滨冰雪节期间,本地某滑雪装备店的操作堪称教科书。他们抓住"南方小土豆"热词,推出《广东妹子零下30℃滑雪不嗦的装备清单》,抖音播放量破500万。记住热点嫁接三步法

  1. 24小时内响应(热度保鲜期)
  2. 品牌遗传因子匹配(别硬凑无关热点)
  3. 提供延伸价值(不只是蹭流量)

反例警告:某厨具品牌在明星离婚热搜下推"斩断情丝的快刀",被网友骂吃相难看。


网民故事比参数更为重要?
参数表那是给投资人看的,普通网民更信"真人真事"。有个跑步APP的案例特别绝——他们找到个200斤的宝妈,记录她用APP坚持跑步半年瘦身50斤的全过程。每周更新她的跑步数据、饮食记录、心路历程,最后这篇《从爬楼梯喘气到半马完赛的人生APP是老公送的》直接破百万阅读。

记住这一个网民故事公式

  • 前期惨:曾经的痛点有多折磨人
  • 转折点:怎么遇见这一个APP
  • 过程难:采用中的搞笑/辛酸插曲
  • 结局暖:现在的转变与感悟

假若能配上网民真实的聊天记录截图,效果更炸。比如说那个记账APP晒出网民对话:"本来想卸载的,结局看到‘本月奶茶支出=1个LV钱包’的提醒,默默收起了付款码"。


个人见解
干了八年新闻推广,发现最佳效果的文案从来不是辞藻华丽的,而是那些让开销者看完拍大腿说"这说的不就是我嘛"的内容。下次写稿前,先把手机扔给隔壁工位的小王看一看,假若他三秒内没抬头问你"这APP叫啥",赶紧重写。记住啊,网民的时间比你的KPI金贵,能把繁琐功能翻译成人话的,才算是真本事。就像我妈常提到的——"好软文不是让人跪着看的,是让人边嗑瓜子边点头的"。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引爆秘籍:普通人也能写出刷屏爆款的黄金法则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