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金坛市最值钱的不是茅山老鹅?那为啥隔壁老王靠拍短视频把儒林羊糕卖到断货?上个月跟文旅局的朋友撸串才晓得,现在搞城市推广根本不需要砸钱投广告,核心得会四两拨千斤。咱们今天唠点实在的,保准你听完就想扛着相机出门实操
第一步:先搞明晰金坛市到底有啥宝?
"我们这排除封缸酒还有啥能吹的?"这是去年给乡镇做培训时听到最多的疑问。重点来了:每个镇都藏着独门绝技:
- 尧塘街道的绒花发簪(上过巴黎时装周的手艺)
- 指前镇的渔光互补项目(太阳能板底下养螃蟹)
- 儒林镇的八仙桌宴(一桌吃遍长荡湖八鲜)
去年薛埠镇的王姐就靠拍采茶工的手指特写,愣是把茅山青锋的淘宝店带火了。记住了啊,别总盯着大景点,犄角旮旯的生活场景才算是流量密钥
第二步:找准你的自来水龙头
总有人问我:"依靠微信公众平台还值得做吗?" 咱用数据说话(这是文旅局内部监测表):
渠道 | 年轻人占比 | 转化率 | 操作难易度 |
---|---|---|---|
抖音同城号 | 68% | 22% | |
小红书笔记 | 83% | 15% | |
微信视频号 | 41% | 35% | |
快手极速版 | 56% | 8% |
看出来门道没?新手先从微信视频号上手,为啥呢?你七大姑八大姨随手转发下,播放量蹭蹭的。上周西城街道的牛肉火锅店老板,就靠拍开销者嗦粉镜头,三天卖出200多份团购券
第三步:内容要带溧阳话的烟火气
有个误区得提醒:千万别把宣传片拍成政体工作报告。你看朱林镇的老李多机灵,他这么拍米酒作坊:
- 先来段清晨开缸的特写(蒸汽糊镜头那刹那绝了)
- 老师傅布满老茧的手转酒坛子
- 最后是街坊端着碗来打散酒的日常
重点是什么?得让外地人看着就想坐高铁来体验。你品,你细品,常州的网友为啥爱刷#金坛慢生活#话题?还不是出于那些晒在水泥地上翻稻谷的视频透着真实
第四步:给冷门景点编故事
去年帮柚山村改造废弃采石场,我们干了个骚操作——在悬崖书店放了个"时光邮筒"。游客写完明信片可以指定五年后寄出,结局这噱头让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了800万。记住这一个公式:场景痛点+情感链接=传播爆点
假若你现在去海底水库,还能看见我们埋的彩蛋:在最佳拍照点贴了诗句便利贴,让游客自发当自来水。这招成本不到50块,效果比立广告牌强十倍
第五步:把本地人变成代言人
千万别小看广场舞阿姨的能量!去年全民健身中心搞了个"银发导游团"培训,现在这些阿姨带游客逛菜商圈都能收讲解费。重点培养三类人:
- 早餐铺老板(能言巧辩的那种)
- 三轮车夫(熟悉背街小巷的)
- 退休教师(能把史实讲成段子的)
金坛汽车站的张师傅就凭着一口川普混搭溧阳话,把拼车游客逗得非要加微信关注他抖音
第六步:数据要盯着改
刚开始做肯定扑街,别慌!上个月有个做长荡湖大闸蟹的兄弟,前十条视频播放量都没过500。后来我们给他支了个招:专拍凌晨三点蟹农抓蟹的镜头,结局第七条视频就爆了50万播放。记住这一个调整口诀:
- 播放量低改封面
- 点赞少改前3秒
- 评论少加争议点
你假若现在去岸头佳园小区楼下蹲点,能看见十几个举着手机拍晚霞的,那都是跟我们学过镜头构图课的商户
第七步:把过路客变成回头客
最后这步很多新手会漏掉。在茅山风景区停车场埋了个小心机:给每辆外地车发"美食雷达"卡片,扫码就可以看到周边老店的坐标。结局你猜怎么着?30%的游客离开前都会再去吃顿羊肉面
咱们金坛人实在,搞推广千万别学那些花架子。就像熬封缸酒得守着火候,城市品牌建设急不得。下次你假若看到戴墨镜在三星村遗址比划运镜的,说不定就是我带的新徒弟在实操呢。对了,儒林镇新开了家做蟹黄汤包的,拍视频记得重点捕捉咬开刹那的汤汁喷射,这一个画面绝对值20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