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陕西品牌如何让外地人抢着买单?

你是不是常常纳闷?同样的陕西苹果,为啥隔壁村老王家能卖到北上广,你家就只能堆在村口小卖部?刷抖音看到别家油泼辣子直播带货场场爆单,自家作坊的好东西却连本地人都不知道?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新手小白怎么靠软文让陕西土特产变身网红爆款。

我去年接触过个做柿饼的泾阳农户,他家柿饼甜度能吊打市面80%的商品,可就是在抖音发发晾晒视频,三年才攒了200多个粉丝。后来帮着重新梳理品牌定位,现在人家光微信私域一个月就能卖5万斤。这里头的门道啊,咱们得从头捋。

一、别急着写文案 先搞明晰你的商品到底牛在哪

去年给陕北小米做推广时,农户开口就是"我家小米粒大饱满"。这话搁二十年前管用,现在潜在顾客早听麻了。你得学会把商品特点翻译成网民听得懂的人话。

核心卖点三步提炼法:

  1. 拿张纸列出你家商品20个特点
  2. 划掉15个竞争对手也有的
  3. 剩下5个里挑出外地人最care的

举一个栗子,周至猕猴桃常见卖点是"酸甜适中",但换成"每颗果肉含238颗黑籽,维C含量超橙子3倍",是不是刹那有画面了?这可是实打实的数据,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二、故事要讲得让人半夜馋得挠墙

去年帮汉中热米皮店写推文,开头直接甩了段老板的创业故事:"98年下岗潮那会儿,张叔揣着最后300块盘下街角3平米铺面,现在每天光是辣椒油就要熬三大锅..."发出去当天微信就加了200多个外地代理咨询。

好故事的万能公式=时间地点+人物困境+商品救场+数据佐证
千万别写"史实悠久品质优良",要具体到:"2017年西安回民街改造那阵,李婶顶着38度高温守在老灶台前,就为保住这口传承三代的羊肉泡馍手艺,现在每天光发往江浙沪的真空包装就有200多份"。

三、标题起得好 流量跑不了

见过最败好感的标题是啥?《陕西优质农商品推荐》。这标题扔进朋友圈,狗都不点!好标题得让人看着就手痒想点。

爆款标题三板斧:

  1. 数字刺激:"西安本地人私藏的5家肉夹馍,第三家老板死活不肯开分店"
  2. 对比冲突:"比四川辣子香 比湖南剁椒鲜 这罐陕西油泼辣子让广东人都破防"
  3. 悬念勾人:"被列入非遗的陕西美味 竟然藏在秦岭脚下小村庄"

上次用"西安出租车司机打死都不说的夜市"当标题,给个卖甑糕的推文带来8万+阅读,评论区直接变成全国吃货打卡地图。

四、怎么在各个网站发软文价钱最佳效果?给你画个重点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全网撒网,结局白扔推广费。不一样的平台玩法天差地别:

  • 依靠微信公众平台:适合深度种草,记得在文末放个"扫码立即尝鲜"的二维码
  • 抖音/快手:必须拍开箱视频,陕西话吆喝比普通话流量高30%
  • 小红书:重点打"原生态"标签,背景要有黄土高坡或关中老宅
  • 今日头条:标题前10个字必须带地域词,比如说"陕西老汉揭秘"

有个做柿饼的顾客,把晾晒场景拍成"柿柿如意"的延时摄影发B站,引流到淘宝店铺的转化率高达22%,比直通车广告还管用。

五、数据不会骗人 但得会看核心指标

刚开始做推广那会,我也天天盯着阅读量傻乐。后来才发现,10万+阅读不如100个精准咨询。这几个数据必须每天看:

  1. 跳出率超过70%?赶紧改开头
  2. 平均阅读时长低于30秒?故事肯定没讲透
  3. 收藏量突然暴涨?说明你的干货到位了
  4. 凌晨1-3点流量高峰?可能被学生党盯上了

上个月给陕北红枣做的推文,特意在文末加了"内蒙、新疆、陕西红枣大PK"的投票,三天收集了5000多份数据,转头就写成新推文《北方三地红枣Battle,陕西竟靠这一个细节逆袭》,又蹭了波流量。

写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具体咋操作呢?这么说吧,上周刚帮咸阳的苹果农户做了全套方案:抖音拍采摘过程时故意让老农说漏嘴"这苹果要甜得用秦岭北麓的...哎这段掐了别播",结局评论区都在追问具体产地。看,有些时候留点破绽反而能引发讨论。

说到底,陕西品牌想走出去,光靠商品品质远远不够。你得学会把秦岭的黄土味、关中的烟火气、陕北的豪爽劲儿,统统酿成外地人看了就心痒痒的故事。别总想着模仿南方品牌的精致路线,咱陕西人的实诚劲儿,就是非常好的卖点。下次有人问你"这柿饼有啥特别的",别再说"甜得很",改成"你尝尝看,是不是能吃出小时候蹲在村口等货郎担的感觉?"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陕西品牌如何让外地人抢着买单?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