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夜市摊主亲测:小龙虾文案这样写,客人排队到街尾


你发现没?同样的虾,为啥隔壁摊总卖断货?

上周三晚上十点,老张蹲在自家大排档门口抽烟,看着对面小龙虾摊子排队排到马路牙子上,回头问我:"兄弟,我这虾显明更新颖,价钱还便宜五块钱,咋就没人来?"这话可把我问住了——厥后发现,差的根本不是虾,是文案!


新手常踩的三大坑,你中了几个?

坑1:把菜单当文案写
"麻辣小龙虾58元/份"这种写法早过时了!看一看对面摊子怎么写:"刚从汉江捞的虾将军,三小时前还在水里蹦跶"——嚯,这画面感,谁看了不想尝鲜?

坑2:只会报菜名

个别写法 场景化写法
"蒜蓉小龙虾" "剥虾不用手!蒜香入味到可直接嗦壳"
"买二送一" "三人偕行,第四斤白送!"
"新颖食材" "清晨四点水产商圈的第一筐虾,全在这锅里"

坑3:疏忽情绪代价
上周帮李姐改文案,把"秘制十三香"改成"吃了这锅虾,前任求你复合别理他",当天贩卖额翻倍!你看,食客要的不是虾,是吃虾时的畅快劲儿。


五个黄金场景,照着抄就行!

场景1:深夜食堂
"加班到十点的打工人,这锅虾替你骂老板"——配上办公室键盘声当背景音,清晨外卖单量直接涨40%。记着,深夜文案要带点反叛和治愈。

场景2:闺蜜聚首
"三个女人三斤虾,八卦能聊到天亮"——某大排档用这句话当灯牌,周末翻台率增强2倍。记得在桌上放个"制止男友来电"的搞怪立牌,照相发友人圈的人多了,流量自然来。

场景3:家室厨房
"别让孩子爸偷吃!专治不做家务的麻辣小龙虾"——搭配"半小时快手菜"素养视频,宝妈群体复购率增强65%。重点突出浅易易操作,锅都不用自己刷。

场景4:异地特产
"北京蜜斯姐空运武汉虾,运费比虾贵"——这种反差感文案让某网店月销冲破2000单。记得在包装盒里塞张手写卡片:"吃不到的乡愁,咱们用冷链化解"。

场景5:节日营销
天下杯期间,老王在摊位挂出"进球就打折!阿根廷赢1球减5块"——那晚他赔了三百块,但抖音视频播放量破50万。这种实时热门文案,比常年不变的促销语管用十倍。


三个救命锦囊,当初就能用!

锦囊1:数字要会说人话
"精选30-35克活虾"不如"每只虾都能塞满一汤勺"——潜伏顾客对克数没概念,但对视觉冲击有反应

锦囊2:痛点变爽点

个别痛点 场景化转化
剥虾麻烦 "指甲不沾油!微微一挤整块肉"
担心卫生 "后厨直播24小时开着,洗虾比给你娃沐浴还仔细"

锦囊3:让食材会谈话
试过把小龙虾拟人化吗?"在汉江健身三个月的虾队长,求各位嘴下包涵"——这种带剧情的文案,让某外卖店珍藏量暴涨300%


血泪教训:万万别碰这些雷!

上个月有偕行写"吃虾能壮阳",终局被大妈们举报虚伪宣扬;尚有人吹"祖传秘方",被食药监查出用的是成品调料包...记着,当初潜伏顾客精得很,吹牛要有分寸

有个取巧办法:在文案里加时间戳。"今早六点现熬的底料"比"秘制配方"可信承度高十倍;再比如说"这是今天第三锅,前面两锅都被包圆了"——制造紧迫感又不显锐意


最后说点大瞎话

好的文案不是坐在办公室憋出来的,得蹲在夜市闻着油烟味视察。那些排队排到马路牙子的摊子,老板可能连初中都没毕业,但他们知道:

  • 打工族要的是发泄
  • 小情侣要的是氛围
  • 老开销者要的是体面

下次写文案前,先把自己灌个半醉——不是真饮酒,是找到那种微醺状态下说人话的感觉。就像对面摊老王说的:"你把吃虾的人当兄弟,文案自然有内味儿!"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夜市摊主亲测:小龙虾文案这样写,客人排队到街尾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