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如许的广告?“超市同款抹布,3包只要9.9!”配图是堆积如山的抹布,终局批评区冷冷清清。反观隔壁老王卖同款抹布,文案写着“擦完灶台顺手擦眼镜,这块布让我戒掉了纸巾”,三天卖空库存。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把拖把、垃圾桶这些无聊的生涯用品,写出让人不由得分享的软文。
一、痛点挖得深,文案才扎心
客岁有个友人卖智能垃圾桶,起初文案是“感应开盖,解放双手”,一个月只卖了7台。厥后改成“有身7个月弯腰扔垃圾,老公连夜买了它”,当天咨询量暴涨20倍。你看,生涯用品的实质不是功能,而是化解详细生涯场景的尴尬。
三个黄金痛点公式:
- 时间焦虑:
“通勤2小时还需要洗拖把?——地板清洁片扔进水桶自动融化” - 健康害怕:
“浴室霉菌爬满孩子塑料澡盆?——食物级不锈钢盆可直接沸水煮” - 交际负荷:
“闺蜜来家聚首,总盯着我发黄的硅胶铲”——换成榉木锅铲配文案“下厨也需要体面”
二、把仿单变成“生涯记载片”
咱们对比两种写法:
传统版
“加厚不锈钢沥水篮,直径32cm带挂钩”
场景版
“洗好的草莓直接放窗边沥水|早餐阳光洒在篮底水珠上的霎时(配凌晨实拍图)”
发现差别了吗?让商品成为生涯片断的见证者,而非凉飕飕的物件。再比如说卖毛巾的经典案例:“出差住旅馆总用毛巾垫洗手台——直到发现100%棉毛巾吸水速率比旅馆快3秒”,用详细动作触发网民影象点。
三、自问自答破解推广难题
Q:单价30元以下的日用品需要写情怀吗?
A:看一看这一个9.9元削皮器文案:“外婆用了30年的刀法,藏在这一个弧形刀刃里”。低价品要嫁接群体影象,而非夸张便宜。
Q:功能性商品怎么避免干燥?
A:参考日本某除臭剂文案架构:“梅雨季鞋柜的滋味=地铁大叔腋下+猫砂盆+泡面汤”,用通感激发共鸣,再带出商品。
四、让数据替你谈话
某国产毛巾品牌测试过两组文案:
文案范例 | 转化率 | 客单价 |
---|---|---|
“新疆长绒棉A类准则” | 1.2% | 29元 |
“擦头发时闻声棉花绽开的声音” | 4.8% | 89元 |
感官化描写让溢价空间增强207%,这就是为啥我说“生涯用品文案要写给耳朵听”。
五、避开这三个“自杀式”操作
- 盲目堆砌参数
“304不锈钢”不如说“煮完螺蛳粉的锅,泡半小时就干净” - 滥用促销话术
“手慢无”已经闪开销者麻木,试试“第二批到货改良了握柄弧度——前次买过的客人优先补发” - 疏忽采用周期
卖洗衣凝珠时加上“三盒刚好撑过梅雨季”,比纯真写“买三送一”更存在场景感
六、冷启动时期的杀手锏
视察过一个新创牙刷品牌的打法:让第一批网民拍摄“旧牙刷退役仪式”——面朝用了三个月的旧牙刷说段感谢话,配文“新搭档已就位”,送5支刷头。用仪式感撬动交际传播,三个月复购率做到37%。
近来看到个调研数据:78%的人会为“能融入友人圈人设”的生涯用品买单。比如说可折叠硅胶漱口杯,推给旅行达人时写“塞进行李箱夹层的那天,旅馆一次性杯具彻底失业了”——这哪是在卖杯子,分明是在卖一种生涯态度。下次写文案前,先问一问自己:我的商品能帮网民表达什么样的自我?想透这点,卖垃圾桶也能卖出文明来。
(小道新闻:某网红拖把的爆款文案切实是受众写的——“仳离后第一次大扫除,发现这拖把杆子高度刚好不用弯腰”,真实故事永远比华美辞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