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组合策略有哪些
1.商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商品有独特的卖点,把商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主要包括商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它是指公司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包括商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等因素。
2.价格(Price):根据不一样的市场定位,制定不一样的价格策略,商品的定价依据是公司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定价的组合,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它是指公司出售商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促销组合是指公司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
3.分销(Place):公司并不直接面对潜在顾客,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公司与潜在顾客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地点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它代表公司为使其商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4.促销(Promotion):公司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潜在顾客,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潜在顾客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分析促销组合策略
促销方式是指公司运用人员或非人员的方法,向网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引导、启发、刺激网民产生购物的兴趣,做出购物决策,采取购物行动,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促销方式主要包括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推销和公共关系四种。
人员推销是公司派推销员直接向网民(包括直接和间接网民)推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销售方式。它具有直接联系、机动灵活、现场洽谈、及时反馈、选择性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优点。但是它的绝对费用较高,在发达国家大致是广告服务费用的2-3倍,而且公司叫难得到优秀的推销员。
营业推广是指公司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中,为迅速的刺激需求和鼓励消费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其具体形式有三类:一是针对潜在顾客的营业推广,这是为了鼓励潜在顾客的购物欲望,提高重复购物率,推动新商品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等。如进行有奖销售,举办展销、现场表演等。而是针对中间商的营业推广,这是为了鼓励中间商大量进货、代销、加速货款回收等等,如购货折扣,经销竞赛等。三是针对经销人员的营业推广,这是为了鼓励推销人员积极工作,努力开拓市场,增加计划期内的销售额,如开展竞赛和奖励活动。
广告是公司用付费的方式,把有关商品,服务等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体,有计划的传递给潜在顾客,以沟通供需之间的联系,达到直到消费,扩大销售的目的。在当今社会中,可供选择的广告媒介更加多,出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媒体之外,公司还可利用邮寄、电影、招贴、橱窗、路牌等多种手段进行广告宣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进行广告宣传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公司为了谋求社会各方面的信任与支持,树立公司信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从销售角度看,它是公司为获取公众的信赖,加深网民印象而用非直接付费方式进行的一种促销活动。
促销计划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推销和公众关系四种促销形式配合起来,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促销策略。或许说,公司的促销策略,就是对促销方式的选择、组合的运用。一般来说,公司可以通过以下这几个角度来分析和选择促销组合的基本战略。
1,拉引策略和推动策略
拉引策略,就是公司先通过广告等直接以潜在顾客为中心的强大促销攻势,把新的商品或服务介绍给最终市场的潜在顾客,使之产生强烈的购物欲望,形成急切的市场上的需求,然后“拉引”中间商纷纷要求经销这种商品,拉引策略的促销顺序如下面图。
推动策略则是厂商以人员推销为主要手段,首先争取中间商的合作,利用中间商的力量把新的商品或服务推向市场,推向潜在顾客。其运作程序如下面图: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中间商和生产公司对某些新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前景又不一样的看法,因此,很多新商品上市时,中间商往往因为过高估计市场风险而不愿意经销。在这种场合下,生产公司可采用拉引策略,只能先向潜在顾客直接推销,然后拉引中间商经销。反之,推动策略是生产公司与中间商对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的前景看法比较一致,双方愿意合作的情况下常常采用的手段。运用这种策略,对于生产公司来说,较之拉引策略风险小,推销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但是其前提条件时许有中间商的共识与配合。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公司亦是可以把上述两种策略配合起来使用,在向中间商大力促销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广告刺激市场的需要,其程序如下面图所示:
2,商品的性质
促销效果在不一样性质的商品上市不一样的。例如在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上。正常来说。消费品因为销售面广,应该多利用非人员促销,多采取广告形式;而工业品应该完全利用人员促销和加强服务工作等手段。至于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对于消费品和工业品则起辅助作用。
如果把价格因素加入到商品中去,促销因素的效果和选择还可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低价消费品使用广告多,人员推销少,高价消费品使用广告多,人员推销也多;低价工业品使用广告中等,人员推销多;高价工业品使用广告少,人员推销多。
3,商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
公司的商品处于不一样的寿命周期阶段,公司应该采用不一样的促销策略。一般来说,在投入期应该多做广告和其他宣传工作,以及采取现场表演、样品、奖券等营业推广工作,诱导中间商进货和潜在顾客试用。成长期的重点是宣传商品牌号,充分调动推销人员和中间商的积极性,以迅速扩大商品的销路。成熟期以广告为主,注重于竞销,利用公共关系,突出公司声誉,力创名牌。衰退其以营业推广为主,结合提示性广告和减价等,维持尽最大可能多的销售额,还可采用一些特殊促销措施,如附带赠品,推销奖励等。
4,购物者的准备阶段。在不一样的购物者准备阶段,促销因素也有所不一样的成本收益。
在知晓阶段,广告与公共关系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此时由销售代表从事推销或利用营业推广时,效果都会比较差。在潜在顾客了解阶段,主要影响效果来自广告与人员推销。在潜在顾客信服阶段,则主要受人员推销与营业推广的影响。最后,在后续再定购阶段,也依赖于人员推销与营业推广,以及某些程度的提醒性广告。很显然,在购物者决策的过程的早期阶段,广告与公共关系最具成本效益,而人员推销与营业推广则在后面的几个阶段中较具有成本收益。
5,市场的性质
对不一样的市场应该采用不一样的市场策略。如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交易额大或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应该以人员推销为主。反之,消费者分散,购物次数少,地理位置广泛的市场,应该以广告为主,当然可以辅之以向大型网民和重要中间商的人员促销。
6,促销费用
促销预算费用就是用于促销活动的费用开支,由于不一样的销售方式所需的费用不一样,应力求以尽最大可能少的促销费用达到预期的促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