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碧根果凭什么成为零食界新宠?这5招营销秘诀藏不住了


当你在办公室摸鱼摸到第三颗碧根果时,有没有想过它怎么突然就火了?

上周路过写字楼下的便利店,收银台前排队的白领们人手一袋绿色包装的零食——仔细一看,嚯,十个人里有六个在买碧根果!这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数据:2024年碧根果在电商平台的营业额同比暴涨180%,比薯片瓜子这些老牌零食还能打。

但症结来了:坚果种类那么多,凭啥这颗长得像迷你核桃的小东西能突围?这事儿啊,还真得从它怎么把营销玩出花说起。


第一招:把健康牌打成王炸

记得前两年健身圈流行吃杏仁,这两年风向突变,健身达人的零食袋里全换成了碧根果。这波转型背后有硬核支撑

  • 94%不饱和脂肪酸:比三文鱼还高的"好脂肪"含量,直接戳中控脂人群的嗨点
  • 每100g含7g膳食纤维:相当于啃两根玉米的饱腹感,减肥党的福音
  • 锌含量是核桃3倍:宝妈们最吃这套,毕竟"补脑"是刚需

去年某品牌打出"下午茶自由"概念,把碧根果和咖啡组CP,配上"抗饿4小时,开会不心慌"的标语,直接让办公室场景的销售额翻倍。你看,健康不是玄学,得变成摸得着的场景。


第二招:包装玩得比口红还花

前两天去超市,货架上碧根果的包装看得我眼花——黑金轻奢款、ins风透明罐、乃至还有盲盒联名款!这波视觉革命藏着小心机

包装类型 目的群体 心机点
迷你袋装 打工人 刚好塞进电脑包夹层
礼盒装 送礼党 附赠开果器+手账贴纸
透明罐装 颜值控 叠放就是网红背景墙
盲盒款 Z世代 集齐7种罐子召唤免单

最绝的是某品牌去年推出的"声音包装",撕开袋子会发出"咔嚓"脆响,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直接破亿。要我说,这届碧根果简直把零食包装玩成了社交货币。


第三招:场景营销精准到毛孔

见过最牛的案例是某品牌做的"追剧能量站"企划:

  1. 在热门剧集高潮处插播"此刻该吃碧根果了"的弹窗广告
  2. 同步上线剧情同款口味(比如说悬疑剧推"迷雾焦糖味")
  3. 联合视频平台搞"暂停吃果"互动,暂停时弹出领券界面

这套组合拳下来,转化率比常规广告高出3倍。场景营销的精髓就是:别告诉潜在顾客该吃什么,要告诉TA什么时候该吃


第四招:把剥壳难题变成营销机遇

以前吃碧根果最烦手疼,现在品牌们愣是把痛点玩成亮点:

  • 附赠开果器:做成口红造型,小红书上一堆晒"开果神器"的笔记
  • 推出手剥版:广告语写着"解压新姿势,剥壳5分钟,放松2小时"
  • 举办剥壳大赛:某直播间搞"30秒剥10颗送全年免单",在线人数破10万+

更聪明的是某品牌的"壳壳美术馆"企划,教潜在顾客用果壳做手工,抖音相关教程播放量超5000万。你看,痛点变甜点的核心,是把麻烦转化成仪式感


第五招:跨界联名玩出天际

这两年碧根果的CP对象能组个娱乐圈:

  • ×奶茶品牌:推出碧根果奶盖套装,坚果碎成奶茶顶流配料
  • ×美妆品牌:限定款眼影盘色号叫"碧根果棕",买彩妆送零食
  • ×游戏IP:王者荣耀联名款,每袋附赠英雄语音包兑换码

最出圈的是去年和某丧茶品牌的"反焦虑套餐",碧根果包装印着"允许自己卡壳"的治愈文案,成为都市白领的情绪解药。这波操作妙就妙在把零食吃成了文化符号


个人观察:零食营销的将来藏在细节里

上周参加食品展,发现个有趣现象:试吃台前00后们不急着吃果,反倒先面朝包装拍照。问了个小姑娘,她说:"发朋友圈要凑九宫格,好看的包装能占三格。"

这提醒我们:新开销时代,商品本身就是广告位。从开袋体验到果壳处理,每个环节都是传播点。就像某品牌总监说的:"我们卖的不是坚果,是一整套生活方式化解方案。"

下次撕开碧根果包装时,不妨多看一眼——这小小方寸之间,藏着多少营销智慧的博弈?从北美野果到中国零食顶流,碧根果的逆袭告诉我们:没有不起眼的品类,只有不够狠的创意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碧根果凭什么成为零食界新宠?这5招营销秘诀藏不住了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