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系列软文策划真的需要八个步骤?

(灵魂拷问)你刷到过那种让人追着看的系列广告吗?就像追剧一样,看完第一篇就不由得点开下一篇。我表姐开的瑜伽馆去年搞了个"28天蜕变计划"系列,结局续卡率暴涨70%,秘诀居然是把广告写成连续剧!但说真的,策划系列软文可比写单篇刺激多了,就像吃火锅必须配齐九宫格才够味!


一、起名字比生孩子还难

上周帮朋友美容院策划系列软文,卡在标题环节整整三天。后来从开销者投诉里找到灵感,《美容师不敢说的5个秘密》开篇就炸出200+预约。故此系列标题要像钩子串糖葫芦,既单个诱人,串起来更具有看头。

起名三板斧

  1. 数字诱惑:"3天/7天/21天"(人类就爱倒计时)
  2. 悬念叠buff:"消失的顾客/复购密钥/深夜来电"
  3. IP化人设:"张医生的美白日记/咖啡店长暗黑料理"

举一个现成例子:某母婴号做奶粉系列,从《月嫂偷拍的冲奶姿势》到《夜班护士的喂奶时刻表》,硬是把商品仿单写成职场生存指南。这脑洞,比婴儿半夜哭闹还让人睡不着!


二、埋梗要像撒芝麻

去年围观某网红螺蛳粉的系列策划,首篇提到"厂长老李的祖传秘方",第三篇才揭秘其实是现代化车间。结局评论区天天催更,比追《甄嬛传》还上头。系列软文的彩蛋要像成都串串,每一篇留点香辣诱饵。

埋梗三大禁区

  • 别学电视剧注水(第二篇就揭秘大结局)
  • 别让配角抢戏(重点永远是商品)
  • 别跨平台玩梗(抖音梗搬到微信会冻僵)

(数据说话)2023年内容营销报告显示,系列软文的完读率比单篇高3.2倍,就像看电视剧的人总会想知道主角后来咋样了,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


三、节奏感比广场舞重要

见过最绝的系列策划是卖颈椎按摩仪的,周一到周五每天发不一样职业的《办公室生存报告》:

  1. 周一:《会计的excel颈自救指南》
  2. 周三:《程序员的debug护颈大法》
  3. 周五:《主播的下播放松秘籍》
    把商品痛点拆得像俄罗斯套娃,每个都戳心但又不重复。系列软文要像火锅涮菜,毛肚不能和老肉片一起下锅。

排期避雷指南

错误示范 正确操作
三天发完全系列 每周二四定点更新
每一篇都喊"买买买" 第三篇才放购物入口
风格变变变 统一视觉符号

四、转化套路藏在剧情里

朋友公司推智能锁,系列软文做成《独居女孩的100夜》,每一篇结尾都带个稳妥学识测试,80分以上送电子优惠券。结局转化率比硬广高4倍,把销售话术变成闯关游戏才算是真绝杀

变现三幕剧

  1. 引发焦虑(稳妥症结/颜值焦虑/健康危机)
  2. 提供武器(你的商品就是屠龙刀)
  3. 召唤行动(限时/限量/专属福利)

举一个血泪案例:某培育机构在第五篇突然插入报名链接,被粉丝骂吃相难看。后来改成《班主任的最后一课》情感篇,反而咨询量暴增。这反转,比偶像剧还精彩!


五、数据复盘别当算命先生

上个月帮餐饮店做系列推广,发现《后厨偷学技》阅读量垫底,果断把第四篇改成《洗碗阿姨的摆盘美学》,互动量立马翻番。系列策划要像开车看导航,随时准备调整路线。

监测三件套

  1. 埋不一样渠道暗码(分清哪篇带来顾客)
  2. 记录网民催更方向(群众的智慧比大师靠谱)
  3. 构建选题逃生通道(备好Plan B到Z)

(真实教训)某美妆品牌非按原计划推完八篇,结局第三篇就跑偏,后面五篇阅读量断崖式下跌。这执着劲,跟非要在鸳鸯锅里涮羊肉有啥区别?


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

干了八年文案,发现系列软文最怕"既要又要"——想卖货就别装清高,要流量就别端着。见过最成功的案例是卖殡葬服侍的,系列标题从《人生最后一份合同》到《告别仪式穿搭指南》,把禁忌话题写得像生活小贴士。说到底,好系列就像成都的冷吃兔,越嚼越有味,吃完还想舔手指!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系列软文策划真的需要八个步骤?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