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茅台软文营销的绝招:路过必转的文案套路全解析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场景——朋友圈里茅台广告总被疯狂转发,而你家楼下超市的促销推文却无人问津。去年国庆节,茅台那篇《爷爷的军用水壶》刷爆社交平台,阅读量破亿的同时带动线下门店销售额暴涨300%。这年头,连白酒广告都能让人看得热泪盈眶,你说神奇不神奇?


情感杀器:把酒瓶子写成时光机

问:茅台新闻营销为啥总让人自动转发?
答案藏在他们的"故事炼金术"里。看一看这两个对比案例:

传统广告 茅台式叙事 传播差异
"酱香突出、酒体醇厚" "爷爷的军用水壶装着1978年的月光" 转发量差10倍
"国家级酿酒工艺" "赤水河畔的微生物工程师们" 情感共鸣度差8倍
"高端商务宴请用酒" "甲方爸爸们谈判桌上的秘密武器" 场景代入感差5倍

去年中秋那篇《茅台酒瓶里的二十四节气》,把酿酒工艺写成节气物候观察笔记,引得农业局都来转发。这招"专业内容生活化"的套路,让硬核酿酒学识变成了朋友圈谈资。


文化破壁:让老字号变身社交货币

茅台最擅长干的事,就是把千年酒文化掰碎了撒进现代生活。看一看他们怎么玩转传统符号:

  1. 非遗新说
    端午制曲工艺被包装成《与微生物的端午之约》,把酿酒车间拍成科幻测验室

  2. 史实梗再造
    巴拿马摔酒瓶的典故,改编成《1915年的那声脆响》,在B站被鬼畜视频二创

  3. 节气营销
    春分推《赤水河醒酒指南》,冬至发《微生物越冬生存手册》,把节气过成品牌日

最绝的是去年推出的AR扫码功能,用手机扫酒瓶就能看酿酒师傅的日常Vlog。这波操作让00后都开始收藏茅台空瓶,就为集齐二十四节气彩蛋。


网民共创:让受众变成编剧

问:怎么让广告不像广告?
茅台的解法是"留白艺术"。看一看他们的UGC玩法:

  • 《我的茅台记忆》征文活动,3个月收到200万篇故事
  • 抖音发起#开瓶的100种仪式感挑战,播放量破50亿
  • 线下体验馆设置"故事酿酒工坊",开销者可以定制专属酒标文案

有个北京大爷把婚宴茅台空瓶改成台灯,发小红书配文"照亮金婚之路",这条笔记直接带火淘宝空瓶DIY产业。你看,网民比品牌还会讲故事。


数据魔法:让凉飕飕的数字会撒娇

别被茅台文绉绉的文案骗了,人家数据玩得贼溜:

  1. 埋点大法
    推文里藏地域彩蛋,北京网民看到"二锅头的远方表亲",上海显示"红酒圈在逃贵族"

  2. 裂变公式
    转发推文可解锁《茅台冷学识测试》,通关送电子版收藏证书,朋友圈晒证率87%

  3. 场景唤醒
    依循天气推送文案:雨天发"茅香驱寒指南",雪天推"温酒赏雪攻略"

去年双十一那篇《购物车里的压舱石》,用大数据剖析网民开销习惯,把茅台写成"中年男人的哆啦A梦",直接致使电商平台搜索量暴涨250%。


渠道变脸:不一样的平台人格分裂

你以为茅台只会发微信长文?看一看他们的精分表演:

平台 人设 代表作
知乎 理工直男 《茅台酒曲的微生物图谱》
小红书 文艺青年 《空瓶改造的100种可能》
快手 隔壁大爷 《二两茅台配花生》直播
B站 硬核UP主 《显微镜下的酒花》科普视频

特别是抖音上的"茅小台"虚拟形象,用方言讲酿酒段子,单条视频最高点赞破百万。这波操作让品牌年轻化提速至少十年。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去年在茅台镇参观时,酿酒师傅说的那句话:"好酒要等,好故事要酿。"现在琢磨这话真是绝了——他们的软文就像陈年酒曲,把时间酿成故事,把故事变成社交货币。下次再看到茅台广告别急着划走,仔细品品,说不定能学会怎么把自家商品写成朋友圈爆款呢。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茅台软文营销的绝招:路过必转的文案套路全解析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