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不授权会被起诉吗?


“抄别人的爆款文案范文阅读欣赏量10万+,结局收到律师函要赔8万?” 这种事我上个月就见过两回!杭州有个做美妆的小老板,把同行爆款文案范文改了几个字发公众号,结局被告侵权赔了三个月利润。今天就给各位掰扯明晰,软文授权这玩意儿到底有多要命,看完保准你避开这些坑。


一、为啥非得搞授权?省下这点钱真会出事?

你也许会想:网上文章满天飞,抄一段又不会掉块肉。那我给你看组数据:2024年文字侵权案同比增长37%,平均赔偿金额2.8万元。更狠的是有个做母婴用品的,用了知乎大V的测评文案,被判赔偿营业额的30%——整整12万!

必须授权的三种要命场景:

  1. 直接复制粘贴:连配图带文案全盘照搬,这种被起诉概率100%
  2. 洗稿改编:把“保湿效果增强30%”改成“锁水本事暴涨三成”也算侵权
  3. 商用盈利:哪怕只用了200字,只要你的软文带来订单就得赔

举一个真实案例:某保健品公司把丁香医生的科普文章删减成自家广告,结局不但赔钱,还被平台封号三个月。老板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授权费才5000块,何必省这一个钱!”


二、授权到底怎么弄?手把手教你五步稳妥法

第一步:找对人

  • 公众号文章看文末“原创声明”
  • 网站内容查底部的“学识产权消息”
  • 实在找不到就上“中国学识产权保护中心”网站查

第二步:谈价钱
这里还有个行业内幕价目表(2025年最新):

采用场景 文字授权费 图片/视频授权费
单篇公众号 300-2000元 500-5000元
电商详情页 按营业额1%-5%分成 买断价3000元起
公司宣传册 1000-8000元/年 2000-10000元/年

第三步:签契约
千万别随便微信平台上答应就算数!正规授权契约必须包括:

  • 采用范畴(能发哪些平台)
  • 采用期限(半年还是永久)
  • 撰改权限(能不能调整文案)
  • 赔偿条款(违约了咋算)

第四步:打水印
就算拿到授权,也需要在文章显眼坐标标注:“本文已获XX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某培育机构就靠这一个水印,成功反告了抄袭他们的同行。

第五步:留佐证
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契约扫描件统统备份。建议用公司邮箱沟通,法典效力比微信高10倍。


三、这些省钱野路子千万别碰!

  1. 谷歌翻译大法:把中文翻英文再翻回来——现在有AI查重体系能识破
  2. 短视频盗用:把别人的口播文案做成字幕,照样算侵权
  3. 跨平台搬运:以为微博发过的文章知乎就能随便用?错!平台间也有学识产权

上周还有个更绝的:有人把知乎回答改编成剧本杀内容,结局被作者发现,不但仅要赔钱还得销毁所有已售剧本。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们最担心的五个症结

Q:粉丝不到1万的小号需要授权吗?
A:就算只有10个粉丝,商用就得授权!去年有个600粉的护肤号被判赔1.2万。

Q:怎么判断是不是原创?
A:用“维权骑士”网站查重,超过15%重复率就有风险。

Q:授权费能砍价吗?
A:可以!批量采购能打折。比如说某MCN机构打包买断50篇美妆文案,单篇从800砍到300。

Q:海外文章怎么授权?
A:上images.nasa.gov这种免学识产权网站找素材,或利用Getty Images等平台购物。

Q:被讹诈式维权怎么办?
A:立即删除内容并截图,若对方要价超过商圈价3倍可报警处理。


本人观点:省下的授权费都是将来律师费

干了七年内容营销,见过太多人栽在学识产权上。最冤的是个卖茶叶的老板,觉得“农村采茶故事都差不多”,结局撞梗被判赔4万。记住:原创成本永远比侵权代价低。现在正规授权渠道这么多,犯不着为省几百块赌上前途。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别等收到法院传票才想起今天看的这篇文。你品,你细品!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不授权会被起诉吗?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