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到"软文已死"的论调?去年我邻居开奶茶店,花三万找机构写推文,结局只带来7个开销者,气得他逢人就骂软文是智商税。但同一时间,某老字号护肤品靠一篇《故宫修文物的手,在车间面霜》的推文,愣是把积压货卖断档。这事儿你说怪不怪?
第一章 软文到底凉没凉?
2018年那会儿,朋友圈全是"震惊体"软文,现在打开手机,十条有八条是短视频。可数据不会骗人——今年3月某电商平台统计,带货文案里带"故事性软文案例剖析"的商品,退货率比纯视频展示低41%。
看两组对比数据:
- 2015年:脑白金式硬广和软文转化率18%
- 2025年:故事型沉浸式软文转化率23%
转化率不降反升,但成本涨了3倍。这说明啥?不是软文不行了,是混日子的写法被淘汰了。
有朋友在MCN机构干活,他说现在接的软文单子反而更加多了,不过要求变成"要有抖音切片版+公众号长文版+小红书图文版"。就像方便面发明60年还没消失,只是多了自热锅、冻干面这些新形态。
第二章 活下来的软文长啥样?
上个月参加营销峰会,有个案例特有意思。某智能马桶品牌,抖音拍段子说"便秘星人的救星来了",评论区都在哈哈哈。转头在知乎发万字长文《从秦汉夜壶到智能卫浴,国人如厕进化史》,硬是把五金件写成文化符号。结局呢?抖音引流,知乎成交,客单价破万的智能马桶卖出200多台。
2025年爆款文案范文三大特征:
- 会变身:同一内容拆成30秒短视频+1500字长文+九宫格图文
- 懂藏拙:某酸奶品牌推文通篇讲内蒙古牧民故事,直到文末二维码下才提了句"我们的菌种来自这里"
- 敢跨界:宠物粮软文请考古学家写《从猫木乃伊看千年养宠智》,看得养猫人直呼专业
最绝的是某文具品牌,把高考作文题写成软文《倘使李白用我们的钢笔》,评论区家长吵着要买"状元同款",其实人家根本没提考试成绩。
第三章 新手千万别踩这些雷
去年帮朋友改过奶茶店推文,原文是"选用台湾高山茶,手工现萃",我给改成《开店三个月,我劝退38个加盟的宝妈》。改动后到店率涨了3倍,秘诀就仨字——说人话。
2025年作死写法黑名单:
- "领导品牌""销售额领先"——潜在顾客早免疫了
- 九宫格商品图配emoji——不如拍段后厨监控
- 专家站台数据堆砌——某保健品写"含98.7%胶原蛋白"没人信,改成"连续30天喝,前男友问我是不是偷偷医美"立马爆单
有个血泪教训:某火锅店推文写"百年秘方",被网友扒出是去年注册的商标,差评淹到脖子。现在聪明的写法是"2015年在巷口摆摊,2025年还在熬当初那锅汤",真不真不知道,但听着踏实。
第四章 将来五年怎么玩转软文?
跟做AI的朋友聊,他们说现在器械能自动生成100种软文开头。但最管用的还是人工观察——比如说记录菜商圈大妈的砍价金句,或偷听中学生聊明星八卦。
三个马上能用的新招:
- 嫁接热点:某防晒霜借"航天员出舱"热点,写《宇宙级防晒科技落地日常》,天猫店库存三小时清空
- 反向营销:有家电品牌自黑《承认吧!你家空气炸锅都吃灰》,结局评论区变成食谱沟通区
- 网民共创:母婴品牌让宝妈投稿《当妈后最后悔买的5件东》,阅读量破百万,核心还没花推广费
最让我开眼的是某县城婚庆公司,把新人故事写成《从同桌到同床,教室到婚现场》,在小红书获赞10万+。你看,真诚才算是必杀技,跟预算大小无关。
本人观点
在杭州见过个做旗袍的老裁缝,店里就挂张A4纸写着:"我今年72,还能做十年"。这大概是我见过有哪些软文——没有二维码,没有促销消息,但每个路过的人都想进去看一看。新闻推广从来不是技术症结,是能不能把品牌的魂儿装进文字里。
现在确实大多数人唱衰软文,但数据显示,优质内容带来的顾客留存率比短视频高60%。就像写信这种古老方式没消失,只是变成了电子邮件。那些喊着软文已死的人,可能从没写过真正走心的文字。下次有人跟你说软文没用,你就问他:"直播带货的主播话术,算不算升级版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