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软文描述性标题到底有多重要?


你写的文章为啥总像杳无音信?

打开手机刷到同行文章,阅读量动不动10万+,自己吭哧吭哧写的干货却没人看?这事儿就跟做菜似的——你食材再好,摆盘丑得像车祸现场,谁有食欲点进来啊?描述性标题就是文章的摆盘师傅,直接决定受众要不要动筷子尝你这道菜。

举一个真实例子:同样卖空气炸锅,A店标题写《XXX牌空气炸锅功能解析》,B店改成《厨房小白3分钟搞定米其鸡翅》。猜猜哪篇转化率高?数据显示后者阅读量是前者的5倍。


一、流量阀门:打开点击率的钥匙

普通标题就像超市货架上的矿泉水,描述性标题则是自动贩卖机里的气泡水——明明都是水,后者就是让人不由得想按购物键。看一看这几个对比:

商品类型 自嗨式标题 场景化描述标题
护肤品 《XXX精华成分解析》 《熬夜党急救!3泵找回初肌》
课程培训 《Python入门教程》 《转行程序员:从送外卖到入3万》
家电 《智能扫地机器人参数》 《出差7天回家地板竟在反》

去年有个做老年鞋的厂家,把《防滑健步鞋上市》改成《68岁阿姨健步如飞跳广场的秘密》,线上咨询量直接翻了4倍。这差别就像在菜商圈吆喝"新鲜蔬菜"和"刚摘的带露水黄瓜",哪个更勾人?


二、信任桥梁:降低决策成本的捷径

上个月朋友公司推新品,商圈部那帮人非要在标题里塞"革命性突破""行业首创",结局受众点开就骂"又是标题党"。好的描述性标题就像相亲时的第一句话,既不能吹牛吹破天,也不能老实得像块木头。

记住这一个公式:痛点场景+化解方案+情绪价值。比如说:

  1. 《孩子写作业磨蹭到11点?方法让效率翻倍》
  2. 《租房党必看:200元打造is风水吧台》
  3. 《会计转行做烘焙:从贴凭到月入5万》

某健身房用《胖妞逆袭:3个月甩掉半自己》这种标题,转化率比干巴巴的《健身课程优惠》高出23倍。你看,把商品参数翻译成生活故事,立马就有内味儿了。


三、网民筛选:精准钓目的受众的渔网

别学那个在老年社区推《00后必看的潮鞋指南》的铁憨憨!描述性标题自带人群过滤功能,比如说:

  • 《新手宝妈必存:6件带娃器清单》——自动过滤未婚青年
  • 《程序员防秃指南:从代码发量的救赎》——精准定位IT男
  • 《小户型放大术:60㎡装出00㎡既视感》——筛选租房改造群体

有个做定制西装的案例特别绝:把《高端西装定制》改成《投行男生存指南:见顾客什么能签单》,三个月内35-45岁男性顾客占比从18%飙升到67%。这精准度,比大数据推送还狠。


新手常犯的致命错误

Q:我按教程写的标题为啥没人看?
A:你可能踩了这三个坑:

  1. 自嗨型:"全球首款""划时代商品"(受众os:关我屁事)
  2. 模糊型:"健康生活从拣选开始"(受众os:所以到底卖啥?)
  3. 跟风型:硬蹭"秋天的第一杯鲜香奶茶"(受众os:又来?)

上个月有家茶饮店模仿网红标题写《打工人必喝的续命神仙水》,结局被网友扒出来是速溶奶茶粉,差评率暴涨40%。记住,描述性≠夸张,就像相亲照可以修图,但不能P成另外一个人。


小编掏心窝的话

干了八年文案,发现个扎心真相:80%的阅读决定发生在看标题的3秒钟内。有个数据你们品品——带具体场景的标题比抽象标题的打开率高73%。

别信那些"标题党速成秘籍",真正的好标题是靠脚底板跑出来的。去翻翻目的开销者的淘宝评价、看一看他们朋友圈吐槽什么、蹲守小区大妈聊天——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比任何写作课都有用。

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说人话、戳痛点、给画面。就像昨天看到那个绝佳案例——《不会拍照的直男有救了!友主动要合照的5个角度》,这标题既没说相机参数,也没吹摄影师多牛,但就是让人不由得想点进去。记住,好标题从来不是文学创作,而是心理学游戏啊!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软文描述性标题到底有多重要?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