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软文总有人看?你可能输在起跑线
上周碰到个啼笑皆非的事:某公司老板花3万找大V软文写作,阅读量才200多;隔壁桌实习生用我给的标题模板随便改改,发在自家公众号居然破万。你猜症结出在哪?标题就像菜商圈的吆喝,得让人听着就走不动道。
新手最爱踩的五个标题坑(附急救方案)
先看这一个对比表格,保准你看完直拍大腿:
自杀式标题 | 抢救后版本 | 效果对比 |
---|---|---|
《XX商品全新上市》 | 《广东阿姨用了都说好的清洁神器》 | 点击率增强340% |
《公司年度报告》 | 《去年帮顾客多赚200万的秘密》 | 转发量加强5倍 |
《专业培训课程推荐》 | 《被裁员后靠这一个技能涨薪50%》 | 咨询量暴涨8倍 |
举一个真实案例:长沙某烧烤店把《新店开业大酬宾》改成《河西程序员都在这续命》,周末直接卖断货。你看,说人话的标题才算是好标题。
不一样行业的爆款标题套路
▌餐饮业这么玩:
- 《开在城中村的米其林》——某肠粉店排队神话
- 《深圳打工人私藏的续命咖啡》——写字楼外卖爆单秘诀
- 《湖南厨子不敢写的辣度分级》——川菜馆引流妙招
▌培育类得这么写:
- 《985导师不会说的论文捷径》——某机构转化率78%
- 《幼儿园家长群疯传的识字法》——课程包月销2000份
- 《被健身房骗过的人才懂这一个课》——私教工作室起死回生
▌制造业品也能出圈:
- 《焊工老张打死不说的省料秘诀》——五金厂获客43家
- 《厂长办公室锁着的质检手册》——机械设备打开国际商圈
- 《车间主任凌晨三点发的邮件》——自动化设备成行业标杆
你也许会问:标题非要原创吗?
去年帮人做母婴号时发现个规律:80%的爆款标题都是老套路新组合。比如说《北京妈妈团购10次的奶粉》这一个标题模板,套用在绘本上变成《海淀家长抢疯了的启蒙书》,照样能打。说白了,先学会抄作业,再想着革新。
价值百万的标题公式(附改稿实录)
来看一看某在线培育机构的血泪史:
原标题:《暑期英语特训班报名开启》→ 撰改后:《初二英语从60到110分的野路子》
再看制造业润滑油的逆袭案例:
原版:《XX润滑油技术参数说明》→ 进化版:《德国工程师偷偷加进购物车的国产货》
记住这一个万能架构:痛点场景+化解方案+情绪钩子。就像炒菜得先放油,标题没痛点就像菜没放盐——看着再好看也吃不下去。
数据化标题的隐藏玩法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带数字的标题打开率平均高23%,但用对数字有注重:
- 《95%的鬼不觉道的手机技巧》 (太虚)
- 《30天被问38次的选机攻略》 (具体可信)
东莞某手机店用《试了7款充电宝才敢推荐》这标题,当月销售额冲上美团地域榜第一。不过要留意,沉默寡言了,上次有家茶叶商写《喝过这款茶的人都升职了》,结局被网友群嘲。
千万别学这些"过气网红"标题
▌《震惊体》已死:
《震惊!知名品牌竟用这种物质》→ 改成《物质科硕士的选床垫指南》后咨询量翻倍
▌《不转不是中国人》凉凉:
某景区改成《老导游私藏的拍照点位》后,小红书收藏破万
▌《错过后悔一辈子》太low:
美妆号转型写《柜姐离职前透露的折扣日历》,反而促成爆单
有个反面教材:某茶叶品牌非要用《千年茶文化的现代邂逅》,阅读量惨淡;改成《茶农女儿揭秘高价茶猫腻》后,直接卖断货。网民现在精得很,虚头巴脑的标题根本骗不到点击。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ChatGPT生成的标题诚然工整,但总缺了点人味儿。就像上周看到个AI写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功能解析》,改成人工版的《被丈母娘夸了3个月的偷懒神器》,点击量立马从200跳到2万。故此,好标题还是得带点烟火气,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