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适合发学生朋友圈的软文创作指南:让每张图都自带点赞体质


为什么别人的朋友圈点赞过百?你的却像杳无音信?

昨天刷朋友圈看到同学晒的备考日常,短短三行文字配两张图,底下竟然有50+点赞。再看一看自己精心修图半小时发的动态,零星的赞还是室友友情赞助的...这差距到底在哪?其实朋友圈软文就像食堂打饭,得找准同学们最爱吃的菜系

举一个栗子,同样是晒图书馆:
"在图书馆学习好累" → 大概率无人问津
"发现三楼窗边座位能蹭到教师休息室的WiFi,网速快三倍!" → 保准评论区炸出求具体坐标的


新手常踩的三大坑:这些雷区千万别碰

坑1:把朋友圈当树洞

  • 翻车案例:"今天又被高数虐哭,我是不是太笨了?"
  • 优化思路:把情绪转化成实用价值 → "刷完三套高数卷子整理的避坑指南,这些公式陷阱千万别踩!"

坑2:九宫格强迫症

  • 错误示范:连发九张角度雷同的自拍,配文"今日份精致"
  • 正确姿势:用"3图法则" → 1张场景图(堆满笔记的书桌)+1张过程图(解题草稿)+1张成果图(划满重点的教材)

坑3:自嗨式凡尔赛

  • 作死案例:"四六级裸考650+,其实也没怎么复习啦"
  • 高情商表达:"把三个月备考计划压缩成七天突击秘籍,这些应试技巧亲测有效!"

黄金三秒法则:开头不抓人直接划走

试想刷朋友圈的速度有多快?比食堂阿姨打菜的手速还快!前13个字决定生死,这里奉上三种救命模板:

类型 失败案例 爆款改造
悬念式 "分享学习阅历" "用这一个方法背单词,三天记住考研核心词"
数字式 "考试复习技巧" "刷题2000道后发现的5个偷分诀窍"
场景式 "今天去图书馆" "在图书馆偶遇学霸小姐姐的记笔记神操作"

假若实在不会写开头,试试这一个万能公式:痛点+化解方案+结局。比如说:"总记不住专业课名词?用这一个记忆宫殿法,昨天两小时背完三章重点!"


内容编排小心机:让平淡日常变连续剧

最近发现个神奇现象:把日常拆成系列更新,点赞量能翻倍!比如说"小透明逆袭记"系列:

  • 第1集:"挂科边缘的我决定自救"
  • 第5集:"用错题本复盘的第三周,排名上升了20位"
  • 大结局:"从学渣到奖学金的366天"

素材挖掘指南

  1. 教材里的涂鸦→"课本空白处的灵感爆棚刹那"
  2. 凌乱的草稿纸→"这些鬼画符其实是解题思路"
  3. 食堂黑暗料理→"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测试"

记得在每一篇结尾埋个钩子:"下期揭秘怎么在选修课结识大神队友",保准催更的评论排长队。


图文搭配玄学:这方面细节让你赢在起跑线

别小看那张配图,它可比你想象的更为重要!参考这些实测好用的组合:

深夜学习党必备

  • 暖光灯下的书桌特写 + 翻旧的笔记本内页
  • 凌晨三点的电脑屏幕 + 咖啡杯旁的便利贴

校园生活记录

  • 锻炼会抓拍的狰狞表情包 + 友谊万岁的文案
  • 食堂新推出的奇葩菜品 + 试毒测评报告

考试周生存实录

  • 图书馆占座的血泪史漫画 + 早起攻略
  • 复习资料与零食的对比图 + 防困神器安利

特别提醒:千万别采用网图!同学的眼睛毒着呢,手机原相机拍的模糊照片反而更加真实。


说到底,朋友圈就像个迷你校园电视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与其不假思索凹造型,不如把最真实的成长轨迹记录下来。那些熬夜赶ddl的黑眼圈、临时抱佛脚的慌张、发现食堂新窗口的惊喜,才算是能引发受众共鸣的素材。记住啊,没人想看白璧无瑕的学霸日记,大家更期待见证一个普通学生的逆袭故事——就像追剧一样,有点瑕疵才真实,有起有伏才精彩。下次发朋友圈前,先问一问自己:这条内容三年后翻出来看,会不会笑着想起当时的模样?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适合发学生朋友圈的软文创作指南:让每张图都自带点赞体质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