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重阳节社区活动怎么做才能让老人笑着点赞?

"您家晓得重阳节排除爬山还能搞么斯?"上周在江汉区社区服侍中心,我看到从业人员正为这事儿抓耳挠腮。现在各个社区都在搞重阳活动,但为啥有的场子冷清得能听见针落地,有的却热闹得连隔壁小区都来蹭场子?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一个事儿,手把手教新手小白们整出既暖心又有排面的重阳节活动。


一、搞活动不是摆拍!这三个坑千万别踩

上个月洪山区有个社区搞重阳活动,租了豪华酒店还请专业摄影团队,结局来的老人不到二十个。症结出在哪?我特意找街道办王主任聊了聊,他伸出三个指头说:"千万别搞成年轻人的自嗨!"

  1. 时间选错全白搭:早上八点办活动?您家当老人家是上班族哦!建议选九点半到十一点这一个黄金时段
  2. 场地安排不过脑:在露天广场摆塑料凳?秋老虎还没走呢!最好选带树荫的廊亭或室内活动室
  3. 流程设计太死板:领导发表讲话半小时,表演节目一小时,这不叫活动叫开会!

举一个正面例子,硚口区某社区去年搞的"老物件故事会",让老人带改革开放初期的老物件来唠家常。结局现场哭的哭笑的笑,最后还自发办成了常设展览。您说这种活动是不是比跳广场舞带劲?


二、四两拨千斤的妙招,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武昌区有个刚毕业的社区干事小陈,去年用3000块预算搞出了全网转发的爆款活动。我专门要来了她的秘诀:

第一招:把话筒交给老人
"我们搞了个'银发记者团',让老人家自己拍短视频记录社区变动。您猜怎么着?72岁的李爹爹拍菜商圈变迁的片子,在抖音上破了50万播放量!"

第二招:跨界联动有惊喜
"联系了老年大学书画班和幼儿园小朋友办'祖孙书画展',开展那天成了大型认亲现场——有家长发现自家娃把爷爷画成了奥特曼!"

第三招:后续服侍要跟上
"活动结束不是终点!我们把现场拍的合影做成重阳特辑相册,过年时当新年礼物送上门,老人们感动得直抹眼泪"


三、实战对比表:这样设计活动老人更买账

失败案例 成功案例 核心差异
请专业剧团唱黄梅戏 组织老人自排方言小品 介入感>观赏性
发统一的重阳节礼品 定制姓名印章保温杯 专属感>物质价值
安排年轻人主持全场 培训老人当活动司仪 主人翁意识>流程完美

江岸区某社区去年照着右边套路搞活动,结局活动结束后三个月,还有老人天天来社区服侍中心问下次啥时候办。这种粘性,可比单纯拍照发通稿实在多了吧?


四、自问自答环节:您肯定想问这些

Q:预算有限怎么办?
A:汉口有个社区用"资源置换"妙招——联系辖区药店提供免费体检,身为回报允许他们在活动现场摆咨询台。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Q:怎么动员老人参加?
A:青山区有个绝招:提前两周在社区宣传栏贴"神秘活动预告",每天更新一条线索吊胃口。等到报名那天,队伍排得比领鸡蛋还长!

Q:活动冷场怎么救?
A:记住这一个万能公式:音乐暖场+游戏破冰+茶歇缓冲。备好经典老歌歌单、准备些丢沙包之类的怀旧游戏,再摆上菊花茶和重阳糕,想冷场都难!


五、小编观点:好活动是颗慢发酵的酒酿

在社区跑新闻这些年,我发现真正打动人心的重阳活动,往往带着烟火气人情味。就像上周在汉阳某老旧小区看到的场景:志愿者们不搞舞台不拉横幅,就陪着独居老人包饺子话家常。窗台上晒的柿子红艳艳的,收音机里放着《洪湖水浪打浪》,那画面比任何高大上的活动都温暖。

说到底,重阳节活动的精髓不在多热闹多光鲜,而在于让老人真切感受到"自己被记得"。有些时候一句"张奶奶您今天穿得真精神",比送十盒保健品都管用。您家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重阳节社区活动怎么做才能让老人笑着点赞?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