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老板们是不是都有过这种尴尬?花大价钱请顾客吃饭,结局人家转头就忘了你家招牌菜叫啥?为啥隔壁老王的大排档写个答谢文案,能让大家看了就想充会员,你的推文发出去却像杳无音信? 今天咱们就掀开行业底裤,手把手教你写出让顾客主动转发的走心答谢软文!
一、情感共鸣术:把客套话变成真心话
"不就是写句'感谢支撑'么?" 去年帮烧烤店改文案,他们把群发短信改成:"张哥上周带全家来撸串,小孙子说'爷爷这一个鸡翅比妈妈烤的还香',这句话我们后厨记了整整七天"。结局当月储值会员新增30%!
青铜写法 | 王者谋略 |
---|---|
"感恩顾客厚爱" | "凌晨3点收摊时,李姐特意绕路送回忘拿的保温杯" |
"周年庆大酬宾" | "开店365天,记住了王总不吃香菜、赵小姐爱坐窗边" |
"欢迎再次光临" | "上次您说酸菜鱼不够辣,这次后厨备了重庆空运辣椒" |
举一个真事儿!海鲜酒楼把常客的个性化要求做成"口味记忆墙",拍成短视频配文:"记住您口味的不是AI体系,是老板娘写了三年的手账本"。这波操作让老顾客自发转发,直接带动周末包厢预定爆满。
二、商品融入术:让招牌菜会说话
"总不能直接发菜单吧?" 教你个绝招——食材溯源故事+顾客证言+数据可视化
- 土鸡煲文案:
"刘阿姨每周三雷打不动来喝汤,她说'这鸡皮下的黄油,跟三十年前乡下散养的截然不同'" - 数据加持:
"开业至今卖出15822份,叠起来能铺满三个篮球场" - 对比刺激:
"新客尝鲜价68元 vs 老顾客专享价58元(省下的10块够加份您最爱的红糖糍粑)"
更绝的是菜品成长日记:放张后厨监控截图,标注"周三15:00,张师傅正在给李总预定的剁椒鱼头多焖2分钟"。这种专属感,比群发短信强100倍!
三、互动玩法库:让转发变成社交货币
"发个红包不就完了?" 去年有家火锅店玩出新花样——顾客专属菜品编号:
- 王先生=001号肥牛卷(心神不宁涮法创始人)
- 阳光小学=066号虾滑(教师节限定爱心造型)
三大必杀互动武器:
- 记忆碎片挑战
发九宫格局部图:猜中招牌菜细节的送霸王餐 - 吃垮老板计划
搞个夸张计数器:"本月已被吃掉3头牛、200只鹅,下月食材预算告急!" - 暗号社交
设计顾客专属手势,比个耶就能解锁隐藏菜单
见过最骚的操作!奶茶店让顾客在杯套上写感谢语,集齐"福禄寿喜"四字杯套可兑换全年免单。这哪是促销,分明是搞社交裂变!
说点得罪同行的大实话
在餐饮圈混了八年,发现80%的答谢软文都死在这三个坑:
- 拼命炫耀自家菜品(顾客压根不care)
- 全年无休发打折消息(显得很廉价)
- 用机器人语气群发(不如不发)
现在偷偷告诉你个万能情感公式:
特定时间+独特场景+人物细节+意外惊喜
比如说:"上周二暴雨,看到陈总西装湿透还来谈合作,特意熬了姜汤却没好意思送。这次备了专属衣架在VIP包厢,天冷记得来喝汤暖身"
下次写文案前,先把顾客开销记录当剧本看。哪次生日宴、哪个包厢的欢笑、谁带来的新顾客,这些都是埋在你家收银体系里的金矿啊!
本人观点暴击
最近发现00后顾客就吃'人设营销'这套!有家网红店给常客封"御用试菜官",每次新品上市前让这些VIP先尝鲜。结局试吃照刷爆朋友圈,新品上市首日销售额直接破纪录。
更狠的是网民评价可视化——把大众点评的暖心评论做成霓虹灯墙,顾客来了主动找自己留言打卡。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哪还需要花钱投广告?顾客自己就是行走的代言人!
所以啊,写答谢软文千万别端着!学学菜商圈阿姨的吆喝劲,把顾客当自家亲戚唠。毕竟餐饮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用烟火气织出来的人情网,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