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成本
获得最大的网络媒体营销效果!

为什么别人的会员总在续费,你的却总流失?

您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尴尬:花大价钱设计的会员权益无人问津,精心策划的入会礼包领完就取关?上海某瑜伽馆去年推出"充3000送500"的会员卡,三个月流失率高达67%。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怎么用场景化思维把路人甲变成死忠粉。


场景一:刷到广告时的心动与犹豫
会员招募最大的痛点,是受众刷到广告时那3秒的决策焦虑。您可能不知道,受众点击"立即加入"前会经历这样的心理活动:

· 下班路上刷手机:"这一个健身卡买完真的会采用吗?上次办的卡都过期了"
· 睡前逛购物APP:"送的面膜套装好像很划算,但会不会是临期商品?"
· 午休时看推送:"专属客服听起来不错,但不会天天推销吧?"

这时候传统会员海报就像隔靴搔痒。深圳某美妆品牌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广告位嵌入"30秒皮肤测试",网民上传自拍立即生成肤质报告,顺势引导开通会员解锁全年护肤方案。这招让入会率增强42%,出于受众不是在买会员,是在化解"今晚该敷什么面膜"的具体症结。


场景二:续费前的价值困惑
会员到期前15天是黄金挽回期,但多数商家的续费提醒像催债短信。参考杭州某亲子乐园的"回忆杀"谋略:

  1. 数据可视化:推送带宝宝笑脸合集视频,标注"入园128次消耗卡路里=跑完3场马拉松"
  2. 权益场景化:列出会员专属的雨天室内场次、午休托管时段等隐藏福利
  3. 损失具象化:"续费立省680元"不如"停卡后每次入园多花23元"来得扎心

他们乃至开发了"会员日历"功能,网民能直观看到每次开销节省的金额。这套组合拳让续费率从31%飙到58%,出于受众不是在续费,是在守护已经组成的生活方式。


场景三:沉默会员的激活密钥
那些半年没开销的"僵尸会员",其实是待开采的金矿。广州某咖啡店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沉默特征 激活谋略
3个月未开销 推送"您的专属咖啡师已就位"消息,附赠手冲体验券
开销时段固定 开放非高峰时段双倍积分权益
只买美式咖啡 赠送新品试饮券时备注"美式爱好者专属特调"

更绝的是设置"会员等级折旧制度",连续三个月不开销自动降级,刺激网民为保住黑卡身份主动开销。这招让沉睡会员唤醒率增强63%,出于受众不是在维持会员身份,是在捍卫社交圈层的象征。


场景四:裂变传播的钩子设计
传统"邀请返现"早过时了,现在流行"场景化社交货币"。看一看北京某书店的玩法:

  1. 定制书单特权:会员可生成"2025必读书单"海报,非会员扫码可见前三本
  2. 线下活动优先权:新书签售会预留会员专属座位区,自带社交炫耀属性
  3. 学识共享机制:会员读书笔记可兑换线下分享会入场券,组成内容闭环

最妙的是将会员日设定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正好卡在打工人需要治愈的周末前夜。这种场景绑定让会员自发传播量增长3倍,出于受众不是在推销会员,是在分享生活方式。


本人观点时间
操盘过20+会员体系项目,我发现个有趣现象——00后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会员"买单。比如说某剧本杀店推出"emo拯救局"专属场次,会员可预定深夜治愈专场,这种场景化设计让续费率高出常规场次41%。

最近还有个新趋势:弹性会员制开始冒头。像上海某健身房推出的"生理期权益包",会员可暂停会籍兑换瑜伽课程,这种人性化设计反而增强网民粘性。下次设计会员体系时,不妨把权益拆解成"通勤场景包"、"周末充电包"等模块,让开销者按需组合。

说到底,做会员运营就跟谈恋爱似的,重要的不是送多少礼物,而是能不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恰好出现。记住这一个口诀:"三见三不见"——见要求别见推销、见场景别见广告、见价值别见价钱。

对了,最后提醒句——下季度落实的《个人消息保护法@replac=10002》要求会员体系必须设置"一键注销"功能,设计权益时可别在退出流程埋雷,合规运营才可以细水长流。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直编软文营销网 » 为什么别人的会员总在续费,你的却总流失?

分享到: 生成海报